胡歌:我不是类型演员,我喜欢塑造角色
胡歌饰演的梅长苏。
资料图片
如今打开电视,各个频道都在陆续播放胡歌主演的电视剧作品:前有《伪装者》,后有北京卫视正在热播的古装传奇大剧《琅琊榜》,近日胡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采访中,胡歌却出乎意料地选择用“迷茫”来形容自己现阶段的心境,说自己其实是一个没有生活的人。
“吃饭的时间用来背词了”
时代商报:当初是为什么要接梅长苏这样一个角色的?
胡歌:这个要特别感谢我的粉丝,因为《琅琊榜》这个小说是他们推荐给我的。当他们得知侯总买了《琅琊榜》的版权以后,也是他们非常热情地在微博上跟侯总推荐了我,所以我才能够来扮演梅长苏。这个人物和我之前演的古装剧里的人物反差非常的大。而且因为梅长苏他是一个谋士,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都需要靠他来说,所以这个在我整个演绎的经历中也是头一次。
时代商报:拍完《琅琊榜》,有没有觉得这部戏对你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胡歌:对于我自己来说,这部戏的意义和位置是很重的。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是拍摄过程当中认识到了,是在我配完音以后。因为整部戏是我自己配音的,配完以后我就知道这个戏表演是怎么样呈现,配完音以后我心里特别踏实,真的觉得完成了一部没有完成过的作品。
时代商报:有没有哪场戏是你觉得没拍而感到遗憾的?
胡歌:有一场戏特别好,没有拍。言侯爷和豫津在门口,我去我们家祠堂,在门口看到了我们的马车,言侯爷知道了我的身份,那场戏,我当时问过导演,这场戏删了好可惜。但导演好像是说没有合适场景。因为宗祠拍都是内景,没有外面。
时代商报:听说拍摄过程中也吃了不少苦?
胡歌:吃苦倒也没吃,少吃了很多饭,吃饭的时间用来背词了。没有办法,就是死记硬背。其实我这两天在看,当时是怎么把这些词背下来的,现在让我再去背,我觉得很难。因为江老师写得很考究,很难背。
“我有转型的魅力”
时代商报:在演梅长苏的时候自己有做哪些准备?
胡歌:其实不需要做准备,因为剧本已经给了非常充足的人物内心的依据了。很快很容易你可以进入到人物的世界里,当你进去的时候,你身上就像压了一块巨石一样,是很压抑的。说到底,好的剧本现在可遇不可求,真的是你拿到好的剧本,它就像一个黑洞一样,会把这个演员吸进去的,把观众吸进去的。我现在拍的这个戏也非常好。
时代商报:梅长苏这个角色对你来讲最大的难度在哪里?
胡歌:这是我第一次尝试这种类型的人物,他所有的东西都是埋在心里的。他没有很多的肢体的动作,所有的戏都在他的眼神里,都在他的细微的表情里和在他台词的节奏里。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挺大的挑战,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以前演的戏大部分都是有外放的那种。
时代商报:对于古装美男的胡歌来说就是在用生命来转型,这句话你听说过吗?
胡歌:我有转型的魅力。因为我是希望作为演员的话,可以长久一些。以前演的戏比较适合那个年龄段的演员,20到30岁,但是我不能总是局限在这一种类型,所以30岁以后我也认真思考一下,我觉得我应该是做更多的尝试。当然我也不能否定我的过去,因为过去虽然说那些戏跟现在的戏比起来,它的受众群体更年轻化一些,更商业一些。但是我也很感谢那些戏会让我积累很多人气,也是因为有这么多粉丝的支持,让我在今天可以有选择的权利,因为演员很多时候是很被动的。可能更多的时候是被选择。今天我可以说我想要拍什么戏,这其实是一个幸运。其实在这个过程里我也看到了很多可能性,就是我以前是没有发现我可以演这个类型、那个类型,以前可能只敢想,但也不知道到底行不行。但是通过这几部戏以后,慢慢慢慢我对自己也渐渐地更有信心了。
我觉得还有很多可以表现得更好。我很多年前就听过一句话,它是一个比喻,就是把演员比喻成水,把角色比喻成不同的形状和容器,那好的演员就是你在不同的容器里就可以呈现出不一样的形状。所以我现在就是在往这个目标走。
本报记者 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