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 楼院变样

08.12.2014  12:04

本报讯(记者刘湘竹)整洁的地面、大大的穿衣镜、全家福照片、爱心雨伞……推开中山区玉光街71号楼院的大门,仿佛进入了家里的客厅;拾阶而上,整个楼院没有一件杂物,墙上看不到野广告,每层窗台上植物散发着绿意。很难想象十几年前,这里与大多数弃管楼院一样,杂物乱堆、垃圾乱放,一度成为流浪汉的据点。十几年时间,玉光街71号14户居民搬进搬出、经历生老病死,但是正如当初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居住环境时一样,十几年间,他们对自己楼院的管理从未放松过。如今,玉光街71号称为许多人慕名参观的“景点”,也在中山区青泥洼桥街道引起了连锁效应,许多曾经脏乱差的弃管楼院也开始自己动手,让楼院变样。

1999年,家住玉光街71号的王恒顺下决心改变自家楼院脏乱差的面貌。他从清理楼道杂物开始,先是动员了部分退休老人与他一同挨家挨户说服,虽然都是些很少用的东西,但是清理起来并不容易,有的居民不舍得扔破自行车,王恒顺就每次帮她将米面搬上楼,时间长了,大家也都愿意配合他。仅清理杂物就用了四五年的时间。楼院透亮了,王恒顺又开始组织大家美化楼院,共同出钱买油漆粉刷楼道、安装防盗门,全楼院居民一家没落地一块出钱出力出汗,彻底改变了楼院的面貌。为了保持楼院整洁,王恒顺每天早上5时起来从8楼打扫到一楼,大家看不过去,主动承包了自家门口,有的老人每天坐在楼梯上擦洗楼道。环境整洁了,居民开始更自觉地爱护楼院,楼道卫生现在只需要一周清扫一次就可以了。现在,玉光街71号居民从不在楼道放垃圾,虽然没有人要求,但是,工作忙没时间打扫自己门前卫生的居民会请钟点工帮助打扫;门前挂的爱心伞,这些年不但没有少,反而越来越多;随着环境改变的还有楼院的凝聚力,现在,玉光街71号居民就是一大家人,不管谁家有事大家都一起帮忙,大家还定期拍全家福。

在玉光街71号的带动下,青泥洼桥街道五卅街22号的居民也开始利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居住环境。来玉光街71号参观的人越来越多,青泥洼桥街道目前正积极探索如何能正确引导,让玉光街71号模式在更多楼院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