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河自来水维修班:修好了,心里就暖了(图)
又一个冬日,太阳像个娇羞的姑娘,躲在云层背后时隐时现。早上9时,气温虽然在爬坡,可记者站在室外几分钟,浑身就开始打颤。这大冬天的,夜里都是零下二十几度,若是泡水里几个小时得啥感觉?昨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走进沈阳水务集团沈河营业分公司管网维修班,眼见6人在施工现场冻得手发紫、连跺脚、浑身打冷战,可班长张国明说:修好了,心里就暖了!
6人抡镐俩小时挖作业沟
“就这儿,赶紧地。”一早9时,在大南街24号楼后身,张国明已经带着组员抡镐作业。天寒地冻,地面邦硬邦硬的,一镐下去地面就破了点皮儿。“慢慢挖吧,没办法。这里作业空间小,只能人工挖。”张国明说着,又扬起了铁镐。
10分钟,20分钟,很快两个小时过去,作业坑却刚过膝盖。此时记者冻得浑身打寒战。没想到一位抢修员在现场脱掉鞋子,穿上皮衩就跳了进去。“一会就能涌出水来。站水里很快就没啥知觉了。”张国明轻描淡写地说:“这活每天都在干,啥滋味?先疼,很快就麻了。”
一冬买最多的是感冒药
“班组里最小的是90后,来了也四年了。”张国明说,正常情况下,他们主要负责市政管网维修,不过只要没活,小区内网有漏点也来修。按照公司要求,抢修不过夜,即便再忙也得让水按时恢复。让他欣慰的是,所有的抢修员没一个抱怨苦和累的,只要有抢修都劲劲儿地。
“不怕,都习惯了,身体不好指定不行。”提到冬季干活最怕啥,张国明抿嘴一笑。他说,抢修员在外面一冻几个小时是常事,都“锻炼”出来了。可事实上,整个班组一冬天都不知道会买多少感冒药。就在当天,一位56岁的抢修员就因重感冒被张国明特批休息。
拿着铁件先放水里化化
12月15日,一场雪降临沈阳。早8时,青年大街小西路附近一个直径500毫米的市政管网爆裂,紧接着热闹路一直径300毫米的管网也出现漏点。张国明带着抢修员冒雪维修,一直到晚上8时,其间他们一口热乎的水都没喝。
“不怕冷,干干活就热了。”张国明始终没和记者提过一个苦字,不过他说喜欢夏天要比冬天多,毕竟挖个作业沟可以节约一半的时间,恢复供水也就会提前。那冬天干这些活儿有啥特别注意的呢?这下他打开了话匣子:站水里抢修时,只要是接过维修的铁件就会黏到手上,所以必须先放到冷水里化化;穿皮衩在水里作业时里面不能穿太厚,否者太笨重没法干活……
除夕夜在单位吃饺子
27年,张国明没休过一个年假,手机24小时开机。同班组的抢修员也都一个“待遇”。记者从沈河营业分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总计有维修人员40人,几乎每天都奔波在不同的街路、小区,保障区域内的供水稳定。
每年除夕,各班组都有人值班,只要哪里用水出现问题,抢修队伍立即出发。张国明说,27个除夕,他只记得有一次在家待了两个小时,几乎都是在单位吃的饺子。很多人都不相信,问他:“至于吗?”他说:“对于一个水务人,尤其是一个抢修员来说,这就是使命。所以冬天即便再冷,修好了,心里也就暖了。”
天很冷,请别让他们的心跟着冷
这次采访,在室外站了两个多小时,其间因冻得不行躲到车里暖身。同样的气温,他们还要站在冰冷刺骨的水里;没有年假甚至周末,保暖的大衣也因太笨重被他们弃在一旁;风湿病、关节炎成了职业病,药瓶子就揣在兜里。记者没听他们说一句苦和累,为他们心疼,被他们感动。不过,在抢修中,也发生过这样的事:因夜里施工有噪声,有人扔啤酒瓶,也有人扔土豆。我相信,这种事应该很偶然。我想说,天很冷,请大家将心比心。如果抢修时间长,请您为他们递一杯热水;如果抢修打扰到您,您先想想这是为了谁?天很冷,请别让他们的心跟着冷。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刘宏伟摄影记者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