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弗勒求助函说明了什么

09.10.2017  11:56
    德国发动机、变速箱生产企业舍弗勒集团大中华区近期致上海市有关部门的“紧急求助函”引发广泛关注。这家德企唯一的滚针供应商因环保不达标,被“断电停产,拆除相关生产设备”。因可能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舍弗勒求政府“网开一面”。

估计这着实让相关政府部门为难了。对企业进行断电、关停等措施,是当地政府依法依规对环境违法企业作出的处罚决定,现在被要求“开绿灯”,无异于要求政府违法行使权力。我们不禁要问,舍弗勒哪来的底气?

这招看似求助,实则施压,甚至有点“逼宫”的意味。不过,环保法律法规的权威不容挑战,无论是何种企业,因为何种原因,面临何种困难,环保都不能开口子。我们相信,相关政府部门不会亮这个绿灯。

面对这一问题,企业与其现在“叫苦”,发表“陈情书”向政府求救,不如一开始就更多地关注自己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环保状况。否则,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声誉和企业形象,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营损失。

这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因供应链上其他供应商存在环境问题,波及企业自身声誉和经营的情况不止这一例。此前,苹果公司也曾被曝其供应商存在重金属污染超标排放问题,国内很多大型企业都面临类似问题。

对于这样的大型企业,不仅要保证自身的产品和生产过程符合环保标准,还要更多关注整个供应链的环保情况,确保整个供应链环保达标。在选择和管理供应商时,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看环保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可靠的原料和配件来源,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当前,环境执法不断加严,一些企业供应链污染问题被查处,原材料价格短期内呈上涨趋势。于是就有企业声称这是执法加严惹的祸。稍加分析不难发现,这也是相关企业在巧妙地把矛盾转移到环保身上,给相关部门施压。但是,这种施压不会奏效。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很多绿色无污染的企业或产品,如果只有最后一环或某几环是绿色的,不顾其生产全过程造成的污染,一旦某环节污染被查处,可能面临比这次舍弗勒更严重的损失。亡羊补牢未为晚,仅注重自身环保的企业该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