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团的根稳扎大连 皮影戏的梦飞向远方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辽南地区多地则会家家凑份子钱邀请皮影班子演出,请龙王兴云布雨,祈求金秋五谷丰登。今年的二月二,鞍山市铁东区十中社区再次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辽南皮影戏盛宴。登台唱影的师傅是90岁的皮影艺人王凤胜,幕后舞影的是他的孙子王绍森。这个85后的年轻小伙子,几年前来大连创业,经营一家丝绸公司。一次机缘巧合,他遇到了大连的辽南皮影艺人。也许是骨子里继承了爷爷的皮影基因,当眼见辽南皮影已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因为无人传承而岌岌可危时,他毅然决然地变卖丝绸公司,于2014年成立大连辽南皮影艺术团。
“大连、南京、杭州、南宁、深圳、贵阳、鞍山,最近这10天里,我去了7个城市,坐了4趟飞机、5趟高铁,白天谈事,晚上赶路,我自己都觉得我就是奋斗的典型。”昨天,记者和王绍森微信闲聊时,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他的自我评价确实不夸张,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从成立大连辽南皮影艺术团以来,王绍森一直在辽南皮影传承之路上艰辛地奔走追寻着,但令他感到幸福的是,如今他不仅重现了皮影希望之花,还为皮影之梦插上飞向远方的翅膀。
刚成立大连辽南皮影艺术团时,王绍森举步维艰。传统皮影戏难懂的唱腔和台词很难在当下的市场上找到一席之地,因少有收入从业人员逐年减少,曾经风光无限的辽南皮影班子消亡殆尽,大量剧目已经失传。不过,这个小伙子身上始终有股不服输、肯坚持的韧劲儿。通过大量走访皮影艺人和市场调研,王绍森开始摸索着尝试通过现代的商业模式解决皮影失传的问题,并且改良皮影剧目使其更加接地气。
王绍森发现孩子对皮影格外感兴趣,于是提出皮影戏可以按照儿童的喜好多一点诙谐幽默的对白。他还将《弟子规》、《二十四孝》等编进了皮影剧目,让孩子们在看皮影中学到知识寓教于乐。2015年通过网络众筹,王绍森在47天里完成了45场大规模全国巡演,先后途径北京、上海、辽宁、浙江、江苏、福建、贵州和山东等地进行皮影演出,巡演场场爆满,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截至目前,大连辽南皮影艺术团成立四年的时间里在全国共计演出500多场,观众达60000余人。
在大连辽南皮影艺术团全国巡演时,王绍森拜访了其他流派的皮影艺人,他发现这些流派的皮影同样面临失传的窘境。他又给自己设立了更远大的理想,要复兴整个中国的皮影文化。现在团队里已经吸收了辽宁、陕西、河北等地的皮影艺人,写剧本、组织排练、联系演出、进小学授课……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皮影技艺,他拜陕西皮影国家级传承人魏金全老师为师,吸收全国的皮影精华于一身,让中国皮影更加璀璨夺目。
2015年开始,艺术团先后前往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柬埔寨等国进行皮影文化交流,将中国的皮影艺术展现给世界其他国家,同时也将国外的皮影引进中国。今年,王绍森将作为中国皮影文化的使者前往美国、马来西亚学习交流。王绍森说:“我要把艺术团的根稳稳扎在大连,让皮影戏的梦飞向远方!”
(责任编辑:张爽) 作者:于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