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有误 缂织物最早见于汉代
《芈月传》有误,缂织物最早见于汉代,唐代才有缂丝
清朝时缂丝服饰在皇宫很常见
《芈月传》开播以来,追捧者众,诸多与史实不符之处也引起了观众的热议。尤其是在第一集中,楚威王后和莒姬发生争执的导火索――缂丝绣罗衫,点燃了观众考证历史的热情。
缂丝究竟为何物,产生于何时,又有何珍贵之处?记者日前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找到了答案。
“通经断纬”的织造技术极为特殊
为了弄明白缂丝的来龙去脉,记者联系到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李理。
12月14日,李理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沈阳故宫博物院现藏有100多件清代宫廷缂丝品,由于缂丝品易损,所以没有全部展出。”李理主要研究沈阳故宫内的宫廷用品,而缂丝是清宫用品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种类,目前,有两件清代缂丝品正在故宫的銮驾库展厅展出。
在李理带领下,记者进入銮驾库展厅。在展厅中部,一件带有龙纹、流云图案的蓝色龙袍引人注目。李理说:“这件蓝地刻三蓝云龙单袍就是缂丝品,它旁边的这件橘色服饰为刺绣,这两件衣服一对比,很容易弄清缂丝到底是什么了。”
记者发现,缂丝服饰的整个面料较为平坦,上面的图案与旁边的素地没有明显的凹凸感,而刺绣所绣图案和布料凹凸感明显。
“这就是缂丝的精妙所在,‘缂’其实是中国古代传统纺织工艺之一,而‘绣’、‘罗’是另一种工艺,所以《芈月传》中,缂丝绣罗衫的提法是有误的。”李理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是因为对缂丝的织造技术不了解。”
据李理介绍,缂丝的织造技术极为特殊,采用的是“通经断纬”的方式。
所谓通经断纬,就是以生蚕丝为经线,以一组组不同色彩的熟蚕丝为纬线,在具体编织过程中经线贯穿始终,而纬线则根据图案轮廓和色彩变化,用多把纬梭分别挖织,这样一来,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虽泾渭分明,但整体都处于同一平面上,只要仔细观看能看到在不同图案和色彩的交界处有一些类似刀刻的断痕,缂丝一名也正是因此得来,又名“刻丝”,亦称“尅丝”。
“由于缂丝织物的纬线都是一去一回地往复编织,因此缂丝织物的正反面花色、图案完全一样,这也是缂丝区别于刺绣以及其他丝织品的主要标志之一。”李理说。
国力强盛时才能织造缂丝服饰
“《芈月传》中,缂丝出现在战国,有待商榷。”李理表示,虽说缂丝起源于何时很难考证,但从传世的实物来看,缂丝出现的时间不早于汉代。
早些年,我国在汉代楼兰遗址中,曾经出土一件采用“缂”法织成的毛织物,但这并不代表那时就已出现缂丝,缂丝所用的材料为桑蚕丝,用“缂”法织成的毛织物称为“缂毛”。
根据现有史料记载,在唐代,缂丝织法广泛使用于毛织物,并逐渐移用于丝绸织物,因此可以说,我国最早的缂丝织品可能出现于唐代。
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缂丝腰带。经考古学家考证,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是公元7世纪的舞俑腰带,进一步佐证了缂丝最早出现于唐代。
“唐代的缂丝织品多为丝带等实用物,一般以平缂为主,也有掼、构和搭梭等缂织法。缂丝的纹饰图案一般以简单的几何形花纹为主,还没有使用晕色匹配,色彩层次也不够丰富。”李理说,“宋代时期,缂丝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古代缂丝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不过,那个时候用缂丝做服饰的并不多。由于受皇帝的趣味和宫廷院画影响,缂丝从实用和较单纯的装饰品逐渐转向层次较高的艺术欣赏品制作。”
及至明初,当时的朝廷力倡节俭,规定缂丝只许织制敕书和诰命。
“缂丝织造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巨大,一件缂丝服装需要好几个名工巧匠同时织造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因此,自古以来,缂丝织品便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李理说,“在过去,通常只有在国家富足、强盛的时候,朝廷才会组织工匠织造缂丝。明代宣德朝后,随着国力富强,禁令渐弛,缂丝织造才逐渐多了起来,但仍以摹缂名人书画为主。”
沈阳故宫所藏缂丝龙袍主人成疑
清朝中期以后,社会安定、经济繁盛,各类制造业均得到高速发展,缂丝生产也进入全盛阶段,此时的缂丝制品用丝细匀、精巧牢固、紧密整齐,缂织物表面的图案也越来越丰富,不再拘泥于陈设品、艺术品的织造,开始向实用性发展。
不过,当时缂丝织品仍为皇家御用品,特别是缂丝成衣一般只见于帝后穿的服装,贵族也只能将缂丝用于装饰及供奉,更别提普通人家了,根本用不起。
制作精良的缂丝成衣备受皇帝及后妃喜爱。“不仅礼服和朝袍,连日常服饰也喜用缂丝,尽管缂丝成衣容易损坏,但欣赏、展示美的心理战胜了人们的节俭意识。”李理说。
在故宫院藏的缂丝图片中,记者发现有件男用缂丝明黄金龙冬朝服的马蹄袖口已有磨损,可见这位皇帝有多钟爱缂丝服饰。但已无法考证这是哪位帝王所穿的龙袍。
李理向记者解释了其中的原因。1644年清朝入关后,盛京皇宫成为清王朝的陪都宫殿。乾隆时期,国家富庶,积聚丰盈,盛世收藏之风大兴,宫廷中汇聚了众多奇珍异宝,乾隆皇帝为充实盛京皇宫内的皇家宝藏,多次传旨将宫内收藏的历代和本朝新制的精美书画、瓷器、雕刻、织绣品等运往盛京皇宫珍藏。
1914年,民国政府从盛京故宫和热河行宫调拨文物,供北京故宫展出。大概共计20多万件珍贵文物从这两处运到北京,其中来自沈阳故宫的文物大概有十余万件,其中有不少缂丝制品。
然而,这批被运往北京展出的文物,时逢战乱,只得不断地转移,其中一批精品被运到南京、台湾。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决定重新恢复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但也没有将原有的文物追回,而是从北京故宫另外调拨过来一部分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