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农残”风波逐渐平息 我省地产草莓价格趋稳

08.05.2015  14:16

  自4月26日央视财经频道在一档节目中提及有关北京草莓农药乙草胺残留的问题后,国内媒体纷纷进行转载和报道。辽宁是草莓生产大省,草莓生产面积31.5万亩、产量61.7万吨,居全国前列。当前正值设施草莓销售旺季,受相关报道影响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受此事件影响,全省设施草莓生产农户总计损失1亿元以上。

  为迅速消除相关新闻报道对草莓产业的负面影响,省农委第一时间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积极采取产地检查、质量抽检、专家解读、信息发布、强化节日监管等应对措施,积极客观地向媒体发布我省草莓质量抽检情况,组织专家进行正面解读。

  4月27日早,省农委责成沈阳、丹东、辽阳等草莓主产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部门立即开展草莓质量安全专项检查,重点对草莓生产是否使用乙草胺问题进行调查;当日下午,沈阳、辽阳等市按照省农委统一部署将抽取的草莓样品送至具备资质的中科院沈阳生态应用研究所进行集中检测,东港市就近委托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进行检测,检测项目除乙草胺外,增加了58个常规农药项目。

  4月30日17时,检测结果显示,采自沈阳、丹东、辽阳的51个草莓样品均未检出乙草胺成分,并第一时间通过媒体公布,消除流言,解除消费者顾虑。同时,省内草莓、植保专家出面辟谣,对相关媒体草莓生产使用乙草胺的观点进行驳斥,我省设施草莓全部实行覆膜生产,根本不需要使用乙草胺防除杂草。

  由于反应积极、“发声”及时,“问题草莓”报道给辽宁草莓主产区带来的负面效应逐渐得到控制,没有持续发酵。

  “五一”过后,草莓市场价格逐渐趋于平稳,草莓产地价格跳水行情得到缓解。据调查,今年草莓价格总体低于往年是由多方原因造成的,除“草莓被检测出残留乙草胺”的报道外,还有三个因素:一是前两年由于种植草莓赚钱,草莓种植面积增加较快,产量提高。特别是采摘园面积增长幅度较大;二是随着季节变化,应季新鲜瓜果大量上市,市民选择范围更宽;三是随着气温升高,草莓不易保存,口感变差。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