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残联实施精准“扶贫+就业”工程
营口市残联针对城镇、农村残疾人的不同实际情况,实施精准“扶贫+就业”工程,促进了残疾人增收脱贫。
一是通过福利企业集中安置。开展了“就业援助”、“深入工厂企业,实施残疾人就业扶助”等活动,引导企业开发了50余个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新岗位,协调300余家用工单位规范改造无障碍设施,拓宽了残疾人就业面,改善了残疾人从业环境。积极将教育培训与就业岗位结合,在市辽南技师学院开展定单培训、岗位培训,通过培训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现已为企业提供了500余名技术型人才,残疾人稳定就业率达95%以上。
二是实施就业基地创建带动。制定出台了《营口市残疾人就业基地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增至22个,安置残疾人就业200人,带动100余残疾人从业,残疾人直接增收超万元。围绕扶贫开发实施“带项目培训”,采取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培训与生产相结合等办法,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量身定制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种养殖项目及技术支持,2015年年初投资近50万元选购了321只优质绒山羊投放到了107户残疾人家中,并开办绒山羊养殖技术培训班对养殖户进行全程帮扶,残疾人均实现了当年获利创收2千元以上。落实专项扶贫资金35万元,康复扶贫贷款17万元,共帮扶384户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种养殖业生产。
三是开展个体创业和个性化扶持。积极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提供全程优质服务,投入24万扶持资金创建了义齿加工培训基地,打通了残疾人进入高端职业就职的通道,200名残疾人通过初级培训,12名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每月稳定收入达2500元以上。投入40万元帮助126名个体创业人员购置创业设备,提高创业规模和实力,带动就业500余人,实现人均年创收3万元。积极利用企业物流链创建残疾人就业基地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为残疾人创业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重点解决“农超”对接的问题,帮助5个残疾人就业基地的大米、西瓜、猪肉等6个品种的农副产品打开销售渠道,创产值50余万元,受到了残疾人的好评。
四是开展居家式无门槛就业。积极推动残疾人从事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以营口云鼎科技有限公司为平台,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和居家从事电子商务,现已有22名残疾人进入企业从事互联网前沿工作。积极开展“无围墙工厂”就业,重度残疾人可以足不出户开展加工从而增收,现已有100余人成为企业居家职工,人均月工资达到近千元,有效的增加了残疾人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