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日报】精心守护山上的那片绿

12.03.2015  13:22
          位于首山脚下的邴家村,有一支村级专职的森林防火队伍,队员们24小时不停地倒班巡山,哪怕是自己的生日甚至除夕之夜都不曾间断,8000亩山林在他们的守望下10多年没发生过一起重大林火事故——

■ 本报记者 申明

  “去年大旱,雨水太少了,下那几场雪都盖不住草,防火等级高,压力挺大。”3月11日一早,兴城市四家屯街道邴家村书记马敬涛开始了这一天的巡山任务。

四家屯街道辖区处于兴城市东北部,辖区内有龙回头景区、首山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邴家村作为其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村子,所负责的防护面积最大,任务也是最重的。“2000年开始村里就组织专人进行森林防火了,在全市都算比较早的,这两年来龙回头和首山的游人越来越多,为了保证不出现火情,2013年起,我们街道便正式建章立制,成立了护林队。”马敬涛介绍说。

路过进山的防火检查点时,那里的护林员也在交接,“我们村现在聘用了8名专职的护林员,这在全市都是比较少见的。”马敬涛告诉记者,这8名专职护林员连同8名村干部,每天24小时倒班,分别驻守在4个防火检查点,还有专人上山巡查,保证时时刻刻都有人。除此之外,邴家村还有40人的扑火队,“这些人都经过登记、培训之后上的岗,防火灭火知识掌握全面,他们与16名护林员配合相辅相成,保证万无一失。

在防火的季节,马敬涛和另一位护林员每天早晨6点多起床,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便背上防火灭火的工具开始巡山。邴家村防火队的管辖面积东至龙回头、西至邴家屯、北到夹山、南至海边,面积近8000亩,尤其是刚开春的时候,气候干燥,需要24小时不停地巡山。山路难走,杂草、树枝、杂石多,马敬涛告诉记者,巡山总路长才不到4公里,但其中纵横交错,走下来得将近2个小时,可想而知路况的复杂程度。在山上走不好就会被割着、碰着,就算是再注意,受伤也是难免的,就连鞋子也成了消耗品,坏得特别快。

白天还要监督游客,凡是进山都必须登记,在景点还要有专门的人没收火种。春天的时候,上山挖野菜的人很多,那个时候需要工作人员满山找挖野菜的人,就怕有人在山上抽烟。晚上为了保险起见,也得巡山,以防有突发情况发生。”马敬涛说。

为了做好宣传工作,街道办事处出动2台宣传车,在辖区内重点区域进行巡回广播,重点宣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在重点林区等路口设立永久性标牌8个,各村显著位置粉刷护林防火标语50多条;在辖区内学校开设护林防火教育专题课,使森林防火意识深入人心,让群众自觉防火,现在村里的小娃娃都知道进山不带火了。“每年从10月1日到来年的5月30日都属于防火期,这段时间我们全队队员都没有节假日,大家轮流值班,坚守在一线,保证山上24小时有人。”马敬涛介绍说。护林防火的任务是艰巨的,从当起护林防火员起,马敬涛几乎没有节假日、双休日,尤其是担任了护林防火队队长后,他基本也没休过一天假,天天“”在巡防点,即便是家人团聚的除夕之夜,他也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我们村干部每年除夕夜都在山上待到后半夜1点才回家,回家扒拉一口饺子就倒头睡觉了。”马敬涛笑着说。

据了解,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四家屯街道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护林防火应急机制,根据办事处实际情况制定了《森林火灾扑救预案》,并要求各村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细化,狠抓落实,同时实施四个村的“联防共管、群防群控”的护林防火机制。保证在火情发生时第一时间投入战斗。物资配备完备,为护林队配备了4台进口风力灭火机,为各村扑火队全员配发铁锹、扫帚等灭火工具,另外油料、劳保用品配备齐全,为防火备战做好充足准备。做护林防火工作虽然辛苦,休息的时间比较少,但护林队员们看着这片绿油油的山,心里就感觉特别值得,“我们这10多年里,首山附近一件重大的林火事故都没发生过。”马敬涛说的时候特别自豪。

像马敬涛这样的护林员全市共有8000多人,无论是除夕还是中秋节,不管是周末还是自己的生日,他们24小时“兵不卸甲”,默默守护着我市的森林安全,为我市打造“国家森林城市”奉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