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芦苇荡里建起“制毒实验室”(图)
警方端掉“制毒工厂”,现场缴获毒品及半成品。警方供图
上下线之间不认识,发送和接收毒品均通过邮递物流,而且完全是网上银行结算。只有小学文化且“自学成才”的造毒者为防止制毒气味呛人暴露行踪,居然将“制毒工厂”隐蔽在芦苇荡里的废弃小仓库里,制出的毒品流散到全国各地。
昨日,葫芦岛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办案民警介绍,近日警方成功捣毁一起制贩一条龙的网络贩毒团伙,共抓获涉案人员18名,缴获冰毒2公斤,其中成品冰毒1公斤,半成品冰毒1公斤,还有大量的制毒原材料及管制刀具10把。
“QQ联系+快递物流+网上交易”
今年10月,葫芦岛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接到线索,兴城人王某通过网络贩卖冰毒,且提供给多人进行贩卖和吸食。警方通过摸排确定王某“以贩养吸”,即其不但贩毒还用犯罪所得购买毒品供自己吸食,涉毒人员众多。
11月13日下午,警方获悉王某在兴城一市场附近出现。侦查员化装为购物者通过图片比对,终于发现了王某,迅速将其控制,当场查获冰毒31克,麻古52粒。警方随后顺藤摸瓜,对其下线展开抓捕,共抓获贩毒和吸毒人员15人。
警方侦查得知,王某的上线来源都是通过网上QQ群认识,里面的人不是买毒、贩毒的,就是制毒的,涉及内容都与毒品有关,网名大多有个“冰”字,都通过快递方式邮寄作为网络贩毒渠道。
王某交代,在交易过程中,上线曾说有毒加工厂。 11月19日,警方得知王某的上线出现,立即前往河北和山东。在河北保定市,通过侦查,王某的上线人员之一肖某浮出水面。
35岁的肖某是黑龙江人,暂住在保定高碑店市。通过前期侦查,综合对方几次邮寄出去的包裹规律来分析,发现其包裹没有“购货”外来的货源,都是自己往外邮寄。为此,警方怀疑肖某可能有制毒场所。
12月4日11时许,葫芦岛警方与河北警方密切配合,联合开展行动。民警化装成小区物业人员两次去肖某暂住地敲门,称楼上漏水淹了楼下才骗开房门。当肖某开门的一瞬间,侦查员立刻冲上去将肖某按倒在地抓获。经审讯,肖某承认吸毒,但说并没有贩毒。
12月5日,王某的另一上线连某又浮出水面。警方调查发现连某在山东省威海市开了家洗浴中心。兴城市公安局副局长李洪刚连夜带队赶往山东威海抓捕,经过侦查很快锁定连某就在其经营的洗浴中心内,侦查人员半夜乔装成顾客潜入洗浴中心,将连某抓获,还发现了大量吸毒工具和管制刀具。“连某的警惕性非常高,在网上告诉肖某发货了请对方接收时,发现肖某几小时没有回话,这小子意识到情况不好,就不再和肖某联系了。 ”办案警察说。
小学文化“自学”制毒
警方连夜审讯,从连某身上找到突破口。 12月6日,又在河北保定将制毒者张某抓获。
30多岁的张某是建筑工人,别看只有小学文化,可脑子活络,接受新兴事物快。偶然一次接触到毒品后,就沾染到此恶习。由于家庭困难,无钱购买毒品,所以总想自己研制连贩带吸。
因制作毒品味大,有时气味传播很远,也很呛人,担心被发现露出马脚,一年前,张某在保定市老家附近的一个偏僻村屯租了个废旧仓库。
该房屋有窗户没有玻璃,张某用砖头和水泥把窗口堵住,从外面看不到灯光,再加上院内杂草丛生,屋内干啥外面很难被发现。张某就将此地改装成一个化学制毒实验室。
他买来一些化学书籍,量杯、高脚杯、试管和反应炉及一些制毒原料,通过四处查询学习,再加上反复试验,终于攻克制毒难关,生产出一些毒品。由于长时间做化学实验,屋内墙已经被熏黄,气味更是刺鼻。
担心制毒窝点被发现,张某有时好几天也不敢出屋,就在屋内吃喝拉撒睡,因此屋内和猪圈厕所一般。
张某交代,和连某是合作关系,连某提供制毒原料,张某出技术,生产出毒品后由连某负责外卖,利润是五五分成。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