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进入野蘑菇中毒高发季 食药监提醒误食先催吐

15.04.2016  21:09

  北国网讯(记者郭作新)四月春雨过后,辽宁将逐步进入野生蘑菇生长旺季,又到了一年误食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辽宁省食药监局日前发布“关于预防野生蘑菇中毒食品安全提示公告”,提醒市民切勿采摘煮食野蘑菇等野生植物,以免误食而中毒。如果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应立即采取催吐、导泻等措施,并尽快到医疗机构救治。

  我国约有180多种野生毒蘑菇,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有30余种,如白毒鹅膏菌、白黄粘盖牛肝菌、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褐柄白毒伞、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蕈等。

  野生毒蘑菇引起人们中毒的物质是其中含有的毒素。毒蘑菇所含毒素复杂,经烹调加工或者晒干均不能有效消除。常见中毒症状有胃肠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肝肾损害型等。蘑菇中毒存在一个假愈期,即在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后,症状缓解,甚至消失。很多中毒者会误认为好了,而没有继续治疗,但在一两天后病情急剧恶化,出现不可逆转的肝肾损害,危及生命。

  市民在购买蘑菇等食品时,应到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采购,不在散商游贩处随意购买,并保存好购物凭证。同时,要提高野生毒蘑菇的鉴别能力,不随意采摘野生蘑菇,尤其是不采购、制作和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发现有销售野生毒蘑菇行为及时向12331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