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夫妻”携手并肩同走致富路

24.08.2015  09:43
  有一种冲动叫勇敢,有一种精神叫拼搏,有一种信念叫执着,有一种努力叫收获,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在努力走好自己的人生轨迹。在努鲁儿虎山脉的大青山脚下,就有这么一对勇敢拼搏执着收获的夫妻俩,她们在黄土地里淘金,在庄稼院里创业,在食用菌堆里滚爬。10多年的时间里,她们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携手并肩种蘑菇卖蘑菇研究蘑菇,终于历练成了远近闻名的“蘑菇夫妻”。她们就是朝阳鑫源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鞠志珍和董事长丈夫于虎元。

  鞠志珍和丈夫今年都是48岁,俩人是土生土长的大庙镇人。曾是要好的同学,上学的时候,鞠志珍就很要强且有思想,经常告诉于虎元不能像父辈一样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必须要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1988年结婚后,鞠志珍就撺掇丈夫开商店、做小买卖赚钱,钱虽然没挣下多少,但是为以后创业积累了信心和经验。1998年,只有几千元钱的夫妻俩凭着年轻人的闯劲承包了一个碎石场。几经波折之后,终于挖到人生第一桶金。靠着这第一桶金,她们努力打拼,到2002年,已经拥有200多万。按照常理,这条路已经走熟了,生活也达到标准了,她们该轻车熟路顺风顺水继续做下去。然而,一次意外的机会,她们的人生轨迹又转到另一个方向。

  2002年,为增加农民收入,朝阳县开始推广高效农业项目,大庙镇的重点项目是食用菌。长年累月生活在山里的农民对食用菌这个新生事物缺乏认识,担心养不好不挣钱,都抱着观望的态度,谁也不敢迈出第一步。然而,经过艰难困苦磨炼和雨雪风霜洗礼的鞠志珍夫妻俩,却看到了食用菌光明的发展前景,决定做大庙镇生产食用菌第一人。于是,她们主动承包20亩地,投入80万元,建起了12栋大棚,生产食用菌。当年生产鲜平菇180吨,纯收入18万元。

  良好的栽培效益坚定了鞠志珍夫妻俩生产食用菌的决心。她们针对当地没有菌种场,农民购买菌种难而贵的现实情况,从2003年起开始聘请专家进行菌种生产,她们共引进5大类318个品种,经过筛选、试种,培育出适应朝阳地区栽培环境的优良品种38个。现已拥有成熟的平菇、滑子菇、双孢菇、香菇、杏孢菇菌种和成熟的栽培技术。

  鞠志珍夫妻俩深知船大经风浪的道理,2007年,她们联合7户菇农组建了有157户菇农注册参加的朝阳富民食用菌生产合作社,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以其热情服务、提供技术和信息、帮助菇农销售产品的良好信誉受到了广大菇农的信赖。到目前为止,富民食用菌生产合作社成员已已发展到2450人,有10个食用菌专业生产小区整体加入。业务扩大到朝阳市区20几个乡镇和沈阳、盘锦等地。近二年来,与合作社有联系的农户已经达到5000多户。合作社先后为菇农提供优质菌种价值100多万元,帮助农民销售产品3500多吨,降低生产成本370万元。

  为了带动更多的人改变命运,发家致富,鞠志珍和丈夫总是热情地向农户传授平菇生产技术,无偿为农户提供生产原料。王营子乡北秦营子村2009年新建了4个食用菌生产小区,为了帮助这个村的农民尽快得到效益,鞠志珍和丈夫

  带领两名技术员和12名技术工人冒着三九严寒干了两个月,帮助农民装料、接种。菇农们手头资金不足,夫妻俩就帮

  助他们从盘锦赊来玉米芯、稻壳粉、菌袋等生产原料,从企业为他们赊销菌种15000袋、平菇增效料30吨,使他们尽快地投入生产。几年来,鞠志珍和丈夫的足迹遍布朝阳市20几个乡镇的5000多栋大棚,深入农户技术指导10000多人次,使58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其中重点扶持贫困户109户。在她们夫妻俩的带动引领下,如今,大庙镇大棚由2002年的不足百栋发展到1100多栋,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的运输产业、经纪人产业。在生产阶段,农民组成的装袋、接菌、灭菌队伍,间接地解决了3000多人的短期就业。在2011年和2012年,鞠志珍和丈夫还组织培训2800人次,发放4200多册技术资料,使广大栽培户走上了专业、科学、标准化的生产之路。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鞠志珍和丈夫注册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朝阳鑫源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鞠志珍任总经理,丈夫是董事长。公司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多平方米,拥有专业技术人员6人、职工80余人。有储存能力达1000吨的保鲜库、200平方米的接菌室、100平方米的化验室、1500平方米的养菌室各一座。拥有一级母种储藏柜和煤电两用灭菌高压锅、2台0.5立方米灭菌锅炉专用菌料搅拌机、装袋机和年生产能力10000吨的鲜菇盐渍设施,做到了平菇产品就地加工消化,就地储藏代售。目前,年产鲜菇6万多吨的公司辐射带动全市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户达5000余户,农民增收1.5亿元,因此被列为朝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朝阳市重点龙头扶贫企业。鞠志珍和丈夫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蘑菇夫妻”,企业成为全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大户,大庙镇成为黄河以北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省政府授予大庙镇“食用菌之乡”称号,食用菌高新技术的推广使用被国家科技部立项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公司注册的“古果“牌平菇,是第29届奥运会我市唯一供奥产品,  腌渍产品已经销往日、韩、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公司被评为朝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7年公司被评为朝阳市食用菌产业大户;2008年公司产品被评为辽宁名牌农产品  ,被国家绿色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09年两项申报特批的专利技术评为辽宁省农业科技贡献奖一等奖;2012年被评为全国食用菌600强重点示范单位。到2013年,已经实现年产值2000多万元,利税220万元。

  一路的发展停不下创业的脚步,鞠志珍和丈夫又有了新的发展目标。她们准备再次扩大生产规模,在做好签约农户产品保底价和市场价结合收购外,还要做产品深加工,生产蘑菇酱小菜等新产品,填补朝阳市场的空白。还和大连的一家公司洽谈,准备把速冻保鲜平菇大批出口到美国,带动本地的食用菌生产规模。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农村的广阔天地给了鞠志珍和丈夫释放能量的空间,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们的事业肯定会越做越大,她们的人生肯定会越走越好,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