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短板 激发活力 提升自信

03.04.2017  06:56

  从唤醒国人心中诗情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到惊艳世界的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从领跑文化产业的“互联网+文化”,到以“百姓点单”实现供需精准对接的公共文化服务云……2016年以来,一系列文化现象成为全面深化文化领域改革进程中的生动注脚。

  改善文化民生提升百姓“获得感”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补齐短板”意义上的民心工程。3月1日起,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文化需求实现从行政性“维护”到法律“保障”的跨越,为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公共文化服务将实现从可多可少、可急可缓到标准化、均等化、专业化发展的跨越。

  文化供给怎样更好地对接群众需求?在已经开展5年多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中,浙江嘉兴、重庆大渡口区、广东黄埔区等地探索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推动由单一阵地服务向“阵地+流动+数字化”服务转变,进一步满足百姓基本文化需求。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组数据勾勒出文化产业稳中求进的发展轨迹: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0314亿元,比上年增长7.5%(未扣除价格因素),增速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数字文化产业成为领跑: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5752亿元,增长30.3%。

  旺盛的文化消费,正是文艺创作活力迸发的生动写照。《湄公河行动》突破主旋律影片的商业困境,电视剧《彭德怀元帅》《海棠依旧》热播,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呈献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盛宴……张扬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精品力作受到市场欢迎。

  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7年春节,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热播,让人们重拾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热爱。

  “诗词热”仿佛一股清流,使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浸润着当代人的心灵。

  如何延续中华文化血脉并从历史传统中获取精神养料?今年1月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激发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各地各部门正在积极行动,从基础工作做起,推动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络平台热播,朝珠耳机、“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广受欢迎,让600岁故宫变“网红”;文化部实施的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让名家好戏得以薪火相传;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地特色产业,不仅“活起来”“传下去”,而且让曾经闭塞落后的村庄走上脱贫致富道路。(据新华社电)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