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优秀警嫂姜晓春:用无怨无悔谱写大爱之歌
一、用一份朴实的感情去支持理解丈夫的工作
姜晓春可能不懂警察这个职业深刻的内涵,但她知道丈夫干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丈夫干的事是正事,对丈夫的工作要全力支持少找麻烦。为了不分散丈夫的工作注意力,她自己怀孕的时候每次去医院检查都是自己去,很少叫丈夫陪同。
2006年11月女儿发烧不退,直说胡话,当时已是晚上9店多钟,董学坤正在“两会”警卫,由于是冬天电话在棉衣兜里来电听不见,姜晓春打电话无人接听,急的泪水直流。最后她用毛巾被将女儿绑在背上送往医院。等后来董学坤赶到的时候,女儿病情已稳定。看着趴在女儿病床边睡着的妻子,那疲惫的样子,董学坤眼圈红了,妻子太不容易了。多年来她就是这样全力的支持丈夫的工作。照顾双方父母的担子姜晓春也得担起来,三天两头 往双方父母家跑一趟,送米送菜,有时还做饭,十几年如一日,始终坚定的站在董学坤工作背后。
二、用珍爱照顾瘫痪丈夫,坚毅乐观支撑这个家
姜晓春2001下岗,就在银州区第七小学附近租了一间门脸,办起了小饭桌,从事代理家长工作。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0年5月15日晚,民警董学坤像往常一样和同事勘察事故现场,在给事故现场拍照时被一辆疾驰轿车撞伤,几经抢救虽然保住了生命,但是造成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倾刻间倒下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姜晓春当时吓晕了,但瞬间她意识到自己不能垮,不能逃避,要坚强,要面对现实,要勇敢地代替丈夫顶起这个不幸的家。在医院几个月的日子里,董学坤下半身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经常将床单弄脏,每次姜晓春都马上帮他换洗,有时一个晚上要起夜换洗好几次,为丈夫翻身擦身,丈夫的衣、食、住、行在落在姜晓春一个人身上,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董学坤身上从未长过褥疮,同房病友都赞姜晓春是位好妻子,医生和护士都觉得姜晓春是位好人。
董学坤出院后,情绪极不稳定。原本身体健壮的他,现在干什么都需要别人帮忙,十分沮丧。动不动就对妻子发脾气,使性子。姜晓春非常理解丈夫的心情,虽然这个超重的家庭已经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是,回想起昔日丈夫生龙活虎的样子,对自己对孩子的百般照顾情节,她默默告诉自己,这个家不能垮,上中学的孩子需要她抚养,瘫痪在床的丈夫要她照料,还有双方的老人需要她赡养,她发誓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撑起这个家,让这个曾经幸福的家庭重生。
董学坤在床上躺了2年,家庭的重担就在姜晓春瘦弱的身上压了2年。800多个日日夜夜,寒冬酷暑,姜晓春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放弃了自己心爱事业,全身心照顾丈夫和孩子。
为了丈夫能早日康复,姜晓春学会了按摩和护理,白天姜晓春要为丈夫喂药、喂饭,送茶送水。有时候,为减轻丈夫的痛苦,她要连续几个小时帮他按摩不能动弹的肢体。不管有多忙、多累,她都会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让丈夫在舒适的环境里安心养病。每天,她留给自己的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就像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不停的劳作。过度的劳累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巨大精神压力压得她直不起腰来。但姜晓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无私的爱,使她克服了重重困难,让这个家看到了希望。
两年来,善良朴实的姜晓春仍一如既往地照料着瘫痪的丈夫,在她超乎常人的顽强坚守下,丈夫的身体渐渐得到了好转,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董学坤上身已经活动自如,他自己也能借助拐杖可以下床活动,精神状态也大有好转。可以说这一切全是这个坚强而善良的女人不离不弃,尽心尽责照顾的结果。
回想那段艰难般的岁月,姜晓春却始终很乐观,她始终认为,只要一家人一起好好活下去,就是最大的幸福。今后的路不管有多长、不管有多艰难,都要好好的搀扶董学坤坚强的走下去。
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女人,所有赞美的话都不足以形容。已经不需要感叹她的勤劳贤淑,这是一个比男人更坚强的、更有责任感的女人。已经不需要感叹她的坚韧乐观,这是一个用岁月磨砺出最明亮的人性光辉的女人。
姜晓春是警嫂中普通的一员,她却用女性博大的爱心和广阔的胸怀照顾伤残丈夫,支撑破碎家庭,凭着对家庭的责任感,凭着对丈夫矢志不渝的真情,战胜命运的一次次考验,历经生活的一番番磨练,用自己无怨无悔的付出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的大爱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