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神秘男收费包庇占道商贩
沈阳窗口地段,每天清晨和中午,街边聚集大量占道小吃摊。
推车摆摊的商户们在经营过程似乎十分有底气,他们不但不东躲西藏,经营时“底气十足”。“我们交钱了,就没人管了。 ”
多位摊主证实只要按月给神秘人“上供”,每月300、500、1000元不等就可以“保平安”。收费的则是几个不明身份的男子。
记者以商贩的身份暗访,当场交了300元钱“好处费”,对方答应可以摆摊,但这钱仅仅是初次见面的烟钱……
商贩举报月交300-1000元不扣车不扣货
小乐(化名),30岁,川菜厨师,三个月前来到沈阳,听老乡介绍这里小吃火爆,便卖起了盒饭。老乡说:“只要交了管理费,就可以按照人家规定的时间段摆摊卖货,不用担心车辆物品被扣。 ”小乐加大投入,购买了餐车,准备大干一场。没过几天,果然一名男子找到了小乐:“新来的?快交钱,不交钱,不能在这儿干。 ”
小乐交给对方300元钱,男子收了钱后,并未给小乐收据,临走时扔下一句,“下个月,记得按时交钱。 ”
小乐事后了解到,附近摊贩按占地大小都得交300到1000元不等的“管理费”,推三轮车卖手抓饼的每月300元,卖早点的“小房车”500元,卖自选盒饭因太占地方,“上供”的钱高达千元。
现场直击商贩集中摆摊都说有神秘男收钱
虽然是窗口位置,但这里的占道经营集中在用餐时段,被占道的地段也有四个。
午餐时间,某楼盘东侧树林里,因为价格统一为10元一份,各种小吃摊前都聚着人。随之而来的是极大的安全隐患——四处放置的液化气钢瓶,和到处丢弃的垃圾。“不交钱,真不好使啊。 ”一位卖卷饼大饼的大哥说,“我以前就不肯交钱,结果三天被抢走两个煤气罐,没办法,只好补交了钱,你要是在这儿干点啥,还是早点‘上供’,要不他们会盯上你,麻烦。 ”
连日走访,多位占道经营业户向辽沈晚报记者证实,他们摆摊卖货确实每月交了不等的费用,收费人员的身份他们并不敢确定,按照业户的说法:“他们权利很大,不交钱,真没法在这地界卖东西,咱们都怕他们。 ”
记者扮商贩暗访交钱得找“卖货大哥”牵线
小乐告诉记者,收钱的是韩某、李某,还有一个姓朱的,他们有时一个人来收钱,有时两个人来,这里的摊贩都认识他们。
如果有新来的,不懂“规矩”就会被撵走。“摆摊的时间是从中午11点到下午1点半,这个时间段也是生意最好的时候,我曾看到他们来巡视,过了1点半,他们会让你收摊。不过,你交了钱,晚走一会儿,他们也不会多说什么。 ”
按商户的说法,这些神秘人收费十分谨慎。陌生商贩只有推车在这里经营几次,他们发现经营者的确是真正的商贩时才会找过去要求对方交钱。没有推车和经营项目,直接与这些人接触,他们就不会收钱,也不会允许摆摊。
经过介绍,记者找到路口推车卖货的男子:“大哥,听说你跟收费那几个人都挺熟,能不能介绍一下,我想在这儿卖点早点,先把钱交了,怕惹麻烦。 ”
男子没有搭茬,忙活着油锅。“我听别人说,如果没人介绍,人家也不敢收你钱啊。 ”
男子小声说:“我有韩某的电话,这个电话不能随便打。 ”
记者连忙将五十块钱塞到男子手中,求他帮忙。
男子收了钱,语气态度有些变化,拿出手机打了一个电话。记者隐约听到对方说不能马上来。
男子挂断电话后告诉记者,“下午1点40分以后你再过来,把钱交给韩某就行了。 ”
神秘男很谨慎不直接见面不直接通话约定交钱也是中间人捎话
下午1时40分许,辽沈晚报记者再次来到该路口,此时,几名管理人员开始清理此处的占道业户。“到点了,赶紧收了吧。 ”
不久,一头戴鸭舌帽的男子出现在现场,告诉记者,“他就是韩某,你跟我往南走,一会儿他能见你。 ”
这伙人在这里大声吆喝了几声后,摆摊的商贩都笑呵呵地推车离开了,而自选盒饭的业主就在管理人员的眼皮下不紧不慢收拾推车,抽烟聊天。
记者跟男子走了100米,却没见韩某跟过来,男子又拨打了对方的电话,电话开启免提模式。记者被告知“中午不过来了”,并约好下午4点半再与记者见面。
男子小声地说:“大白天人多,不好收钱,因此韩某并未露面。你就等晚上吧,他定那个点是他下班以后的时间。 ”
记者多次试图与韩某直接通话,谨慎的男子始终没有答应,就连用手机按号码都要避开记者的视线。
推迟好几次才亮相见面就要一条烟每月交300元才准摆摊
约定4点半见面交钱,可直到5时多对方也没有露面。男子拿出手机再次拨打韩某的电话,对方表示马上就到。
果然在5分钟后,一辆红色轿车停在男子摊位前,男子急忙走到车前,从车上下来一头戴鸭舌帽30多岁的男子。
记者客气地询问对方身份,但对方始终没有正面回答,“你就是韩大哥吧。 ”还没等对方开口,男子抢过话茬说:“对! ”
韩某谨慎地将记者拽进这条路边的树荫下,天色很暗,男子和记者交谈不停地四处张望。
韩某:“跟你说,这就是照顾,现在不让进人,你这就是早上摆一阵儿还行。 ”
记者连忙问:“那要是中午我也卖会儿,能行不? ”“中午不行,中午就不这样了,中午根本就进不来。 ”“哪个地方,什么时间,在这干(卖东西)比较适合? ”“自己找个地方,到点儿下。早八点半下(离开),中午(卖东西的事)以后再说。 ”
记者假装害怕:“如果有其他人过来管呢? ”“到点儿走,就不用管了。你给我买一条软盒人民大会堂。这是看他,别人不是一条烟就能进来的,对面有卖烟的。 ”韩某直言。
按照事先和卖货男子约定好的说法,记者拿出300元钱孝敬神秘男子,请他自己买烟。
韩某接过钱说:“三百块钱是买烟的,你还得一个月交三百,明白没,11月份开始卖,每月还得交三百。 ”
韩某试图再向记者索要300块钱并询问:“你兜里钱够不? ”
记者称没带额外的钱,韩某不太满意:“以后遇到啥事,低调点,啥事多问问,别没心没肺的,别瞎说。 ”
说完韩某开车离开了。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王鹏王勇
1
吃盒饭的人坐在路边,占道小贩生意火爆。
2
记者给了50元好处费,卖货男子答应帮忙联系神秘收费人。
3
韩某收了300元烟钱,告诉记者每月300元还是照顾价。本组照片由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王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