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井子区被评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

04.02.2015  09:57

  昨日,记者从甘井子区获悉,甘井子区被民政部评定为全国首批70个“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之一,为我市唯一一家。“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评定需要社会组织发展环境、服务管理、能力建设、作用发挥等四个方面34项指标达到标准,入选示范区标志着甘井子区社会组织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以往,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居民办丧事不仅办得铺张浪费,而且持续的高音喇叭声常常引发邻里矛盾,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最终被社会组织化解。为改变这种习俗,大连湾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土城子村白事理事会的基础上,在辖区14个村全部孵化出白事理事会,由居民自己的社会组织来负责在白事期间注销户口、安排墓地及出殡车辆、提供部分补贴等工作,现在,大连湾“居民的事情居民自己管”,办理丧事井然有序。泡崖街道则通过建起78人的“社区人才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地区事务进入了“百姓管好百姓事”的良性循环。目前,甘井子区社会组织还在经济建设方面开始崭露头角。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区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会等召开银企对接等活动26项次,1650个私企参加融资活动,共获得42亿元信用额度,帮助企业融资贷款20亿元。

  截至目前,甘井子区共有各类社会组织2672个。近3年区、街两级财政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吸引和撬动了近亿元社会资金投入社会服务领域,培育了一批社会组织示范品牌。去年,该区建立了“甘井子区社会组织服务指导中心”,各街道成立了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暨“社会组织孵化园”,各社区成立了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完善了社会组织三级服务网络。目前,全区培育了近百家居家养老、助残、家政等服务性组织,同时,根据社情特点和群众需求,在社区扶持成立了一大批“草根自治”协会。而政府则坚持做好扶持与引导工作,探索采取“一级登记、两级备案”的双轨制社会组织管理模式,从源头上解决了社区社会组织“无人管理”和“无序发展”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