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沈阳名雕塑背后的故事
《带上对城市的爱,赴一场“雕塑之约”》接续报道
有人说雕塑是城市记忆的凝结,运用或原始、或现代、或抽象、或具体的表达方式,向后来的人们不断诉说着一些城市故事。
提起沈阳的城市雕塑,你会想起哪一个?是撞击心魄的九一八“残历碑”,还是洋溢东北风情的“秧歌神韵”,或是历史定格的张学良塑像,再或是十强赛群像……这些雕塑风格迥异,不仅扎根在人们的记忆里,还凝固在千家万户的照片中。在照片中,我们的背后是雕塑,那么雕塑的背后还有什么呢?记者近日走进雕塑的背后,说说这些雕塑的历史和故事。
两块木化石“引出”了“残历碑”
“九一八”事变“残历碑”,是沈阳标志性雕塑,它的作者是年过七旬的著名雕塑家贺中令先生。贺老告诉记者,“残历碑”的创作灵感缘起两块木化石。
1964年贺老去辽西采风时,在当地发现两块很有意思的木化石,其形状就像一个翻开的台历,上面还有自然虫蛀的洞,一层层的年轮就像是台历上每天翻过的一页页日历,有一种天成的感觉。他一下就被吸引住了。
贺老说,虽然当时他还没有想到这两块木化石要做什么,但是直觉告诉它这将是一个非常巧妙的雕塑构思。时间一转眼到了1984年,全国城市雕塑领导小组要求各地上报各个城市的雕塑代表作品,“九一八事变”等题材就被报上去了。因为要做小稿全国评选,他突然想到了那两块上亿年的木化石,顿时茅塞顿开,于是他就根据木化石的造型结合历史背景做出了残历碑。这件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评比中还获得了优秀奖。
在贺中令的残历碑作品设计出来时,沈阳还没有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想法。直到1990年,鲁迅美术学院院长王盛烈在市政协会上提出,应建一个“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市政府经过开会讨论,决定拿出100万元建一座雕塑。1991年3月,招标会在沈阳举行,共有62个方案在鲁美展厅展出,专家们最后决定推选贺中令的《残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