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采百余位读者 他们都说因为有家,再难也不怕

01.11.2016  13:05

  何睿

  李小杰和儿子维维

  初先生和老伴儿

  吴健(右二)和家人

  谢禹涵与父母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和归宿。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

  家是我们永远离不开的港湾。

  核心提示

  “”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家是避风的港湾,是人生第一所学校,更是每个人的精神归宿。

  “我爱我的家,爸爸妈妈和我的他……”家不仅仅是一座房子,更是家人之间情感的维系。

  自古以来,家庭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因此家文化也可以称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源、现代文化之基。

  每个人对于家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有人说它可以使家庭和睦,可以使家族发展;还有人说它可以使民族进步,使国家强大。

  “你有什么话想对爸妈说?”“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给家人写一封微家书,你会怎么写?”……

  10月12日到15日,本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和语音通话等多种方式,对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等近十个城市的百余位市民以“微家话”的形式进行了

  随机采访。

  姓名 何睿职业 教师年龄33岁

  问题  用几个词来解读“

       答案  美满、和谐、团结、共同奋斗

  平时工作忙碌,陪伴家人的时间总会少些,希望和妻子一起,共同奋斗,让我们的家越来越好。

  休息的时候,我和爱人会抽出时间陪孩子去游乐场、商场或者公园。

  一家三口只要在一起,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觉得开心。

  姓名 李小杰

  职业 全职妈妈

  年龄35岁

  问题  你爸妈经常对你说的一句话

  答案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从小爸妈就对我说做人要独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儿子维维虽然才一岁半,但我对他也这么说。我觉得,男孩子特别要培养独立意识。维维从出生就是我一个人带,现在我让他自己吃饭,自己收拾玩具,希望他未来也能够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独立自主的人。

  姓名 初先生

  职业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年龄80岁

  问题  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答案  国是大家,我们是小家

  国是大家,我们是小家,国家好,我们才更好。我是1953年参加工作的,一直做电气研究工作。现在我和老伴儿退休了,孩子们也长大了。两个孩子从事电气、建筑方面的工作。大女儿在身边,平时休息总会带着我们出去旅行走走。小儿子虽然在国外,但也常跟我们视频聊天,为此我们老两口还专门学了怎么用微信。我们的晚年生活很幸福,要说有什么愿望,就是希望孩子们工作有进步,多给国家作贡献。

  姓名 吴健职业 白领年龄34岁

        问题  给孩子的寄语

       答案  希望我的多多宝贝健康快乐成长

  我和多多妈妈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对孩子,我们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平平安安,长大后能做一个善良、诚实的人就足够了。算是一个简单的期望吧!健康是第一位的,身体要健康,心理也要健康。

  一家三口平时做什么?我们周末一般会陪孩子去郊外走走,主要是希望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姓名 谢禹涵

  职业 学生

  年龄12岁

  问题 你最想和父母说的话

  答案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虽然妈妈平时工作很忙,但妈妈对我特别细心。我生病的时候妈妈总给我买爱吃的水果。爸爸平时会陪我玩,像我的朋友一样。

  我最喜欢的事儿?

  和爸爸妈妈一起逛超市就是我最喜欢的一件事情了!

  快问快答

  樊女士36岁 全职妈妈

  问 最特别的生日礼物

  答 儿子在我生日前出生,算是很特别的生日礼物吧!

  赵女士30岁 公务员

  问 孩子出生后家庭有哪些改变

  答 不出门了。

  开心2岁 小朋友

  问 你在家最喜欢谁

  答 妈妈。

  吴女士28岁 全职妈妈

  问 你认为什么是家文化

  答 相互尊重。

  我们要尊敬父母,同时,父母也要理解我们子女,相互尊重,才能让家更好。尤其是隔代教育方面,更要相互理解,多多沟通,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

  姜女士29岁 白领

  问 你手机里哪个家人的照片最多

  答 孩子

  □本报记者李小杏谭硕文□本报记者郑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