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14.04.2015  11:22

  一场经济发展状况大调研,让沈阳摸清了家底,清晰地掌握了新常态下全市经济增长速度、增长结构、发展动力发生了哪些变化,也找到了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做好2015年全市经济工作,当前的关键在稳增长,确保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

   抓项目强化投资拉动

  4月12日,一场倒春寒来袭。然而在沈阳北站北广场、新世界会展中心、华强商业金融中心、云龙湖大桥等重点项目工地,却处处呈现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在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焊接生产线上不时火花四溅;上通北盛总装车间,一排排崭新的小轿车整装待发……今年,各地区、各部门抢先抓早,开通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前做好审批等项目服务,刚刚冰雪消融、大地回春,全市就已迅速掀起了项目建设热潮。截至4月12日,第一批200个市级重点项目已有93个开复工,完成投资64.5亿元;全市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有724个开复工,完成投资200.4亿元。

  抓重点项目,强化有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按照这一思路,沈阳市将继续狠抓项目建设,加快投资进度,全力推进全市270个重点项目、5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55个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和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双进双解”活动,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特别是抓好项目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三个关键环节,实行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全闭环管理,确保项目100%按时开工、100%完成投资进度、100%达到质量要求。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形成项目发展梯队,为今后发展储备能量。

   求融合智能制造“互联网+”

  “传统优势产业是沈阳经济发展的根基,新兴产业是沈阳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引擎。”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沈阳在新常态下推动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两手抓”,让传统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改造,让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互联网+”的推行,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今年一季度,企业产值增长逾30%,订单多得接不过来。而新松公司生产的工业机器人,也帮助包括华晨宝马在内的许多沈阳本地制造企业提高了产能,抢占了更多市场份额。“工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智能转型,使沈阳制造业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说,当前,沈阳市正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为制造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促升级推动服务业转型

  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更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撑。

  去年起,沈阳市启动实施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取得明显效果,今年一季度,预计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逾50%。市服务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沈阳市将继续失去服务业转型升级,实现发展提速、比重提高。重点是提升服务业集聚区的层次、规模和能级,加快金廊、三好街等重点商业街区业态升级,并积极引进国家企业跨区域总部落户沈阳。

  在去年完成282家生产性服务业从工业企业主体分离的基础上,今年沈阳市将继续重点推进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分离,推动金融、物流、会展等产业发展,并扩大电子商务应用规模,充分发挥浑南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载体作用,鼓励引进电商总部企业,孵化中小电商企业,加快批发、零售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大力培育“夜经济”、信息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等新兴消费热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降门槛 激发社会投资潜力

  经过逐一制定工作方案,4月10日,沈阳市政府公布首批53个PPP项目,主要涉及交通、环保、市政、公共服务等四大领域,总投资近1400亿元,全部公开招标。

  PPP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简称,是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一季度,沈阳民间投资比重持续上升,1-2月,非公经济完成投资增长7.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7.3%。市政府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降低准入门槛,让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得来。在首批公开后,市政府将进一步降低门槛、放开准入,在交通、资源环保、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继续征集筛选储备一批新的项目,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投资潜力。

   提档次 高效农业同步升级

  春寒料峭,眼下大田尚未开始播种,可新民市大民屯的一片片大棚里,已是蔬菜葱绿、瓜果飘香。在保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沈阳今年将大力发展高端精品、高效特色、高产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在坚持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两手抓”的同时,沈阳市注重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同步升级。今年将着力优化环城都市农业产业带空间布局,加快一批生态观光、休闲采摘农业项目建设。通过蒲河生态经济带、沈康现代农业示范带、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推进县城和新城新市镇建设,使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改善农村环境,让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本报记者 郭宏颖

  

 

  编辑: zfw01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