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上海)大会发布《上海质量宣言》
新华网北京9月16日电 2017年9月15日至16日,来自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质量组织、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代表,参加了以“质量:改善供给 引领未来”为主题的“中国质量(上海)大会”。参会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等共同倡议并正式发布《上海质量宣言》。
以下为宣言全文:
我们体会到:质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提升质量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质量不仅仅表现为产品和服务的性能,也是一种生活规范和处事哲学,质量对个人、企业、行业、国家未来的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当今世界的发展已经进入质量时代,质量越来越成为全球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
我们认识到:国因质而强、企因质而兴,民因质而富。经济转型升级、人民生活福祉提升,都离不开质量的支撑。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复苏中,我们都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调整结构,而调整结构就必须提升质量。只有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建立坚实的质量技术基础,掌握先进的质量方法工具,才能以质量的升级推动产品和产业升级,才能支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才能增加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进而全面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让人民享受更多质量发展的成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质量就是效率,质量就是价值,质量决定发展。
我们倡议:
1. 重视质量,切实认识到提升质量是当前发展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共同加大对质量的投入和支持,树立依靠提升质量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思维方式。在政府治理、城市管理、企业经营、社区运行等各个方面充分运用质量的思维,追求质量效益,从而取得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发展。
2. 共同维护质量安全,携手应对不断出现的质量问题和挑战,预防经济社会发展落入低质量的陷阱,建立起强有力的监管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和化解质量安全领域的风险,携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产品质量问题、质量缺陷问题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3. 共同深化质量基础设施的合作,积极推进计量、标准、合格评定合作和互认,积极推动国家间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消除技术壁垒,采取必要的质量措施,促进贸易便利化,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畅通规范、公平、互惠、安全的国际贸易,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4. 共同促进质量文化交流融合,坚持质量文化的平等性和包容性。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质量文化,探索提炼各国质量文化中的共同要素,促进多元框架下的质量文化交流融合。
5. 共同推动质量技术创新,建设质量技术和创新平台,共享人类创新成果,以技术创新促进质量的发展和创新。在尊重知识产权和互惠协商的前提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积极转让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帮助其有效提升质量发展水平。
6. 努力开展质量培训和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强化质量意识,在职业教育中提升质量素养,在高等教育中加强质量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强化产、学、研质量领域的交流互动,根据产业界的需求,开发质量教育和培训项目。通过质量教育,发挥潜质,提高技能、增强人们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7. 鼓励质量最佳实践的分享和交流,推动各国主动分享本国组织提升质量的有效解决方案,交流质量工具、技术和方法的应用经验,推动各国质量奖励结果的互认。
8. 合作促进各经济体质量活动的民间交流,建立各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定期交流机制,共享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促进各国质量领域青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9. 共同促进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关注中小企业的质量提升需求,帮助中小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升质量竞争力,加速创新创业增长,加强持续经营能力,推动中小企业依靠质量拓展国际市场,加入全球产业链。
10. 推动建立质量发展国际组织,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进行长效的国际制度安排,推动建立起一个促进质量提升、引领未来发展的国际化质量组织,促进全球的质量治理。
本届大会重申,并大力呼吁,继续深化全球质量合作交流,通过中国质量大会这个平台,携手努力,共同为促进国际质量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让质量引领全球发展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