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等15个部门21日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大健康扶贫工作力度,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农村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小康提供健康保障。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当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回头看”数据显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户在所有贫困户里的占比达44.1%。
《意见》要求,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要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采取一地一策、一户一档、一人一卡,精确到户、精准到人。针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要整合现有各类医疗保障、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资源,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采取更加贴合贫困地区实际、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健康脱贫有4个目标:一是要让贫困地区的人口能够看得起病;二是要让他们看得好病;三是要让他们看得上病;四是让他们少生病。主要是提高门诊和住院报销的比例,降低治病经济负担,使他们能够得到有效的医治。以新农合为例,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补助的标准在2015年的基础上,今年又提高了40元,达到了420元,政策范围内的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可以达到50%和75%。根据医保制度,今年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中央财政今年新增加的40元中,有10元专门用于贫困人口,通过实施倾斜性的支付政策,提高贫困人口收益水平。新农合报销以后,通过大病保险还可以再报销10—15个百分点。同时,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医疗救助范围,建立完善兜底保障机制,切实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根据《意见》,健康扶贫还要实施贫困地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使每个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建设1所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卫生室。
王培安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贫困地区卫生计生专项资金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健康扶贫工程顺利实施。国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公益性卫生计生建设项目将取消县级和西部连片特困地区地市级配套资金。省市两级财政安排的卫生计生项目资金要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要通过统筹整合使用相关财政资金,加大健康扶贫投入。
此外,《意见》还提出了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健康扶贫工程的措施,通过给予项目冠名、按规定落实扶贫捐赠税前扣除、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向贫困地区。
(作者 李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