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限行再成热点 许文有:限行不是最好的办法
1月14日下午,沈阳市公安局召开2015年首场“平安沈阳”建设警民恳谈会。沈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许文有与100余名各界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会上,车辆限行治堵问题再度成为热点。许文有认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限行是个办法,但不是最好的办法。而且到目前为止,沈阳市公安局层面还没有就限行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
许文有说:“沈阳机动车数量平均每天以1000辆左右的速度在增加,有时候超过1200辆,到现在为止,全市登记的车辆有133万辆,但沈阳是一个省会城市,还有很多来自于全省的车辆,还有本地驻军的车辆,我认为在沈阳的车辆不会低于145万辆以上。”
不断增加的机动车数量,为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限行治堵已经成为国内很多城市的选择,其中不久前深圳的突然限行,曾引起广泛关注。沈阳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采取限行政策治理交通拥堵的城市呢?
许文有表示,他只是副市长、只是公安局长,但沈阳市限行不限行,现在还没研究过,至少他本人没参与,公安机关没参与。他说:“用什么办法来解决满负荷、超负荷的车辆保有量,给交通带来的压力?限行是个办法,但我不认为限行是最好的办法,我认为社会管理的机制会有一种自然的功能来解决这个问题。”
沈阳市一位不愿具名的交通专家在谈到限行问题时,表示支持许文有的观点。他说:“前不久的APEC期间,北京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当天北京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指数下降70%,可以说从短期来看,限行有效果。但是事情是发展的,以沈阳为例,一年的机动车增加数量可能达到30万辆,限行几年后,车辆保有量达到一定值后,城市还会重新面临交通拥堵的问题,那个时候难道还继续限行?而且北京实现限行几年后,去年又推出来一个征收拥堵费的政策,从这个角度来看,限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我个人认为,限行是一种懒政。”
据介绍,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治理拥堵上已经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新加坡和日本会对车辆收取拥堵费,提高停车费;韩国、美国,则减少公车,提供社区班车,或者提高车的尾气排放标准,有的地方用税收抑制大排量汽车消费。既可增加社会财富,又可有效抑制车辆数目膨胀,符合社会的核心价值。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高寒冰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