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18.12.2014  13:48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总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五新”要求提出,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总书记的要求抓住了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遵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寻求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突破,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农业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但是,从国内看,我国农业生产目前仍然是传统生产方式和现代生产方式并存,有的地方仍然以传统方式为主,粗放耕作,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从国际看,我国农产品要想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有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取决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得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既有资源利用的问题,也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问题,还有农业经营管理方式问题。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必须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集约型内涵式的农业发展道路。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上寻求新突破。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连年丰收,但资源消耗较大,因此,我们必须要依靠科技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突破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消耗。要在促进农业生产条件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缓解我国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在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上寻求新突破。当前,农村的现实是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出了农村,流出了农业,那么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就成了一个现实而急迫的问题。但与此同时,农村的现代农业经营也出现了一些方向性的可喜变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蓬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民的职业化水平和能力逐步提高;农业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不断发育,全程、全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被提上了日程。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因应问题,把握变化,顺势而为,从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入手,从提高农业经营者的素质和社会服务化水平着力,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转变,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在构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上寻求新突破。在做强一产的同时,要做大二产,做活三产。当前,我们的农业还是附加值很低的产业,农民只是进行原料生产,农产品更多地作为原材料被出售,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和利用还处在初级阶段,今后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业态,为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贡献力量;同时也要从发展现代流通业,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上来突破,流通方式也是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我们忽略了流通方式的转变,现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需要大力发展电商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在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上寻求新突破。农业的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母体,生产环境一旦受到污染,农产品的安全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紧迫。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生态生产、健康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同时也要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和弃置污染水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法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要按照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更好地释放和赋予三农更多发展权益,保护好永久农田以利世代永续利用,保护好青山绿水以利维系良好生态;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用市场的办法尽可能地撬动资金、人才、物流投入到农业、农村发展建设中去;要加强政策引导,增加在转变生产方式环节的政策支持保护力度,让生产者形成既要提高农产品产量,又要少消耗资源和环境的思想和意识。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新”要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推进现代化的使命感,用好农业农村发展难得的好形势,抓住经济发展难得的新机遇,努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践中探索、突破、求进,从而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扩大发展的回旋余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