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毒蘑菇 土法不靠谱

26.08.2015  15:37

   夏秋季需防误食毒蘑菇中毒,省食药监局提示——

  辨别毒蘑菇 土法不靠谱

  进入夏秋季节,天气闷热潮湿,利于真菌生长,发生家庭采摘误食毒蘑菇的风险增大。

  8月25日,辽宁省食药监局发出食品安全提示,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来鉴定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市民一定不要采摘不认识的蘑菇。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并立即到医院就诊。

   致命误区一:鲜艳蘑菇才有毒

  目前民间普遍认为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事实上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鸡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美味可食;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等剧毒蘑菇,其颜色则为灰色或白色。

   致命误区二:松树底下的蘑菇没有毒

  一些市民以为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但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生长在松林中。

   致命误区三:银器遇到毒蘑菇会发黑

  民间流传着将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以液体是否变黑来判断毒性。事实上蘑菇毒素不能与银器等发生化学反应,也就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致命误区四:毒蘑菇有分泌物

  有市民认为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实际有部分毒蘑菇的确具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但是有一些多汁蘑菇受伤后,有乳汁分泌,同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它们不仅没有毒,而且还是美味食用菌,如多汁乳菇(俗称奶浆菌),而一些有毒的蘑菇并不一定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

   致命误区五:蘑菇生虫就没毒

  很多市民坚信,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因为虫子吃了毒蘑菇都没有死。实际上许多剧毒的蘑菇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 尚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