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全国政协委员谈振兴发展稳定之基

13.03.2016  08:02

在辽全国政协委员谈振兴发展稳定之基

补齐民生短板形成新增长点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句句关于民生的论述凸显了政府的为民情怀,在辽全国政协委员表示,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过上更好的日子。

  委员们认为,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只有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要实现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张伟委员建议,通过项目扶贫,实现彻底脱贫,“企业应有责任感,参与地方扶贫。作为地方商业银行,我们计划通过项目带动1万户义县贫困家庭彻底脱贫。”

  “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这一点上要向大梨树人学习。”胡宏伟委员表示,政府扶贫要苦干、实干、巧干。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东北地区消费的拉动作用不强,民生领域的产品供给相对欠缺。委员们认为,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需要告别投资依赖,不断寻求内生动力。

  “衣食住行、养老、健康、文化等民生领域的社会需求,既是百姓安身之本,也是大的经济增长点,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朱建民委员说,我省应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基础上发力,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需求。

  “当前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买易卖难’问题比较突出。”施中岩委员建议,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通农业信息流,积极推动建设产定销模式,尽量加快农产品上网“外卖”步伐,构建覆盖市、县、乡三级的适合农产品上行的网上销售平台,实现网络与实物的对接。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生活照料、饮食起居、医疗都成为社会关切的问题,需要探索寻找新的养老模式。”陈德委员建议,在社区建立养老服务中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培育新的增长点。

  破解“三农”新难题,要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刘凤之委员建议,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优先选择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务农青年、打工返乡户、退伍军人,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来进行重点培养,储备农村创业兴业的生力军。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与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推动农民身份职业化和农业生产专业化。

  一手抓结构性改革,一手抓补齐民生短板。委员们认为,给百姓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民生产品,让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在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同时,将为辽宁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