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全新定位“三大发展区域”
辽宁全新定位“三大发展区域”
——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特别报道之一
我们要以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担当意识,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从理念、规划、产业上全面融入、深度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使辽宁成为资源流向的聚集区域、互联互通的枢纽区域、开发开放的热点区域。——《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1月27日,省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召开,省长李希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了我省2015年的发展路径。
报告在“基本思路和取向”的第一条中有如下表述:“抢抓发展新机遇,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谋划和定位辽宁振兴发展……使辽宁成为资源流向的聚集区域、互联互通的枢纽区域、开发开放的热点区域。”
2015年伊始,辽宁在一个更大的坐标系下,给出了自己全新的定位。
顺势而出的“三大发展区域”
辽宁,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求与其他区域的经济融合。
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几乎没有哪一个区域的发展可以依靠自体循环完成。辽宁也不例外。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自省,而后知优劣;并把自身放在全局之中来谋划。
适应经济新常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辽宁,亟须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存量调结构,辽宁需要藉由区域之间的合作,推进先进装备走出去、富余产能转出去、技术标准带出去;增量调结构,辽宁需要以自己的魅力把先进的人才和技术引进来,先进的产业引进来,辽宁需要的资源引进来。
区域合作,辽宁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本”。地处东北亚腹地,坐拥绵长海岸线及四个出海港口,完备的交通等基础设施……辽宁的区位优势十分显著。
而作为区域经济的“龙头”,多年的发展,使辽宁拥有了丰厚的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基础,“转身向海”让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初具规模,形成了大片沿海产业园区;同时,辽宁与东北亚及京津冀地区有着极强的经济互补性。
好风凭借力。无论是马云的阿里巴巴,还是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经济区的崛起,都有着相同的成功之道: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机遇稍纵即逝,若无发现的能力和主动而为的魄力,必会留下历史遗憾。
新一轮东北振兴、“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三大国家战略,正是辽宁发展借力之所在。如果说,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相关政策,是国家给予包括辽宁在内的东北地区的政策“大礼包”;那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于辽宁而言,则是机遇的叠加。
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专家姜健力说,国家战略是国家为实现战略性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方略,各种经济社会优质资源等必然围绕着这些战略来配置。若主动搭上这班车,辽宁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与国家战略主动对接,辽宁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向外延伸至东北亚乃至欧洲,向内通过京津冀辐射全国的超大型坐标系上,辽宁明确了自己的定位:资源流向的聚集区域、互联互通的枢纽区域、开发开放的热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