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欠条”的村支书(最美基层干部)——记辽宁北镇市正二村党支书王桂兰(上)

13.08.2015  14:41

  她,被誉为“最美村官”;她,罹患白血病18年,却把一个落后村变成了先进村、文明村。

  她叫王桂兰(上图,本报记者辛阳摄),辽宁锦州北镇市正安镇正二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正二、正三村合并为新的正二村。12年过去了,该村人均收入节节攀升,并实现12年无重大刑事犯罪、无重大安全事故、无上访案件、无违规操办红白喜事、无党员违纪。她在“生”与“死”的夹缝中生存,硬生生地挤出一道光明。

   村债如山 负重前行

  王桂兰1995年当选原正三村党支部书记。那时,正三村是有名的四多村,即小偷小摸多、打架斗殴多、封建迷信多、男光棍多。村部几乎倒塌,村里道路坑坑洼洼,还有村债37万元。2003年,正二村与正三村合并为正二村,原正二村又带来了48万元的债务。

  正二村一不靠山二不邻水,地上无林地下无矿,如何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化解村债成了王桂兰苦思的首要课题。

  为化解债务,王桂兰想尽办法。她找借款户软磨硬泡降低利息,由二分利息降到了五厘;为减少村里支付,村民小组长名额减少两个,“这样就可以减少2万元的支出”;杜绝招待费,村里原来有小食堂,从前乡镇下乡来检查时总要招待一下,她拉下脸来,谁来吃都要交三元钱……

  节流只能化解村债,开源才能致富。王桂兰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谈心、征求意见,最后通过党员群众代表会议,结合正二村的实际,制定了“一菜带两区”的规划,一菜即豆芽菜,两区是养殖小区和花生加工小区。

  通过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农民富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全村有60多户在城里买了楼房,有170多户买了汽车,有30多户在农村建了两层小楼。

   身患重病 一心为民

  走路如风、说话大嗓门,兴致来时还能高歌一曲《少年壮志不言愁》的王桂兰病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10,这是王桂兰与常人血小板的比值。

  医生说,最多能活五六年。骨髓移植,至少要30万元。18年前,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这是个天文数字。

  王桂兰想放弃治疗,然而亲朋好友和父老乡亲不肯。大家积极为她筹钱,4个弟弟也商量好要捐献骨髓。但王桂兰却选择放弃骨髓移植,恳求医生用保守的药物疗法,“在我们农村,攒30万元要多少人付出多少血汗呀!”

  两个月的保守治疗后,王桂兰就出院忙工作了。可不到1个月,她的妈妈和婆婆又在7天内相继离世。

  即使遭遇接连打击,她仍然不忘工作。1个月时间里,她带领村民完成了公路沿线40亩绿色通道的植树任务。看到王桂兰这样拼命,她的丈夫心疼极了。

  哪知随后她又遇到更大的打击,2007年,年仅52岁的丈夫因病撒手而去。“天好像突然塌下来一样”,王桂兰病倒在床。

  这时,熟悉的、不熟悉的群众纷纷探望,鼓励她扛过这一关。

  在村部的办公室里,人们又看到了那个扎着发髻、身材挺拔、微微发福的身影。

  现在,“今日事今日毕”成了王桂兰的口头禅,“晚上拉上的窗帘,不知明早还会不会拉开”。

   家属不沾光 还要吃点亏

  通往村里田地的只有一条小路,平常过人都费劲。这条路早就该修该扩了,村里谁都这么说。可没有补偿,两边的园子难拆!

  但王桂兰上任后硬是拆了还没给补偿。原来,这几户是王桂兰的“实在”亲戚:母亲家、弟弟家、大爷家、四叔家。王桂兰说了,不给钱,白拆。“要是开不了这个道,我这村干部就不当了!”

  园子拆了,亲戚得罪了。王桂兰的母亲悄悄在家中抹泪。拆迁过后,由于过度劳累和身心折磨,王桂兰的病情再次发作,住进了医院。

  大弟弟王国贵也埋怨着大姐。那是2002年,为了偿还村债,村里决定把集体所有的撂荒地承包出去。可种地利润微薄,没人响应。王国贵经大姐劝说,每亩每年70元承包了18亩撂荒地。不过没过多久,王国贵就发现有人承包价才50元。王国贵质问王桂兰,王桂兰解释:“后期处理不出去,就降价了。”王国贵随即要求自己承包的地也要减价,却被一口回绝了。

  “自打你当村干部,兄弟们光借不着,只借着骂了。”王国贵埋怨这个不近人情的大姐。

  “老弟,你想想,你们要是都借着光了,我这干部还当不当?说话还好不好使?”王桂兰耐心地劝弟弟。

  村妇女主任刘玉侠说,“桂兰书记办事公道,不徇私情。”

   村官虽小责任重(短评)

  村支部书记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九品芝麻官”了。但在正二村村民眼中,王桂兰却好比“天”。老百姓大事小情都愿意找她,一是因为信得过她,二是因为她真给老百姓办实事。

  当好村支书,就要率先垂范,争当村级班子的“主心骨”。为了百姓的事,王桂兰宁可牺牲亲属的利益。她以“严”的精神,描绘出“最美村官”的精气神。

  当好村支书,还要敢闯敢干,争当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王桂兰说,人的一生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她早已和正二村村民融为一体,这一生她没有任何“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