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明年或出台APP管理办法
下载APP却是恶意偷隐私、偷流量,这样的事明年有望得到有效治理。
上月末,国家网信办称将出台APP应用程序发展管理办法,昨日记者从辽宁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得到相关消息,相关政策和办法正在制定中,明年有望出台。
恶意程序引发诸多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APP越来越普及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后,恶意APP的出现成了引发手机安全的突出问题。各种APP权限过于混乱,处于开放失控状态,侵害用户权益、侵犯个人隐私、威胁信息安全问题突出。特别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普及,涉及交易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年初发布数据显示,恶意软件引发用户损失占所有手机安全问题的33.2%,比2012年翻了一倍,仅次于诈骗电话和短信,排第三位。
“打包党”刷广告偷流量
此前全国曾一度集中爆发过恶意软件横行,其中软件勒索用户和吸流量事件最多。本溪孙女士在三月份刚过就被提示手机欠费停机,并且欠费400多元。孙女士十分生气地投诉运营商,等打出话费单子才知道是流量一周就花了近400元。仔细一检查手机才知道一款山寨的“陌陌”被她误认为是官方版“陌陌”安进了手机,就是这款山寨软件,每时每刻都在后台走流量。
APP业内开发者介绍,这叫“打包党”,其实就是山寨某些知名应用,将其官方APP拆解后,在里面嵌入自家广告内容甚至恶意代码。恶意代码自行篡改后台程序,刷广告同时偷走数以百元计的流量。
隐私权限是政策监管重点
辽宁省通信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APP的开发和推送还是监管空白。恶意手机APP程序往往是通过扩大程序后台权限。用户没仔细查看就安装应用程序以后,这类APP就获取了用户的电话本、通话记录等隐私权限,而且每次读取时不需要通过用户允许,这也就造成了手机安全最大的隐患。
辽宁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透露,国信办的相关政策尚在制定中,还没传达到辽宁,但辽宁本地也针对这个问题和相关政策开始研究,有可能明年会出台相关的地方暂行管理办法。目前APP涉及的隐私权限是政策监管重点。“APP合理的读取隐私权限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不能全部禁止读取。怎么获取隐私权限才是合法、规范的,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开发APP或许备案年审制
该工作人员预测监管部门可能将针对APP推出备案制,相关开发者需获得许可证以及年审。
参照对网站和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时代新的监管模式,APP很可能也会参照从事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向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报备主办单位和相关负责人的基本情况、服务项目等。
除了对APP开发环节监管外,对该产业链每个环节如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卖场、经销商等都将针对性出台政策,在相关法规中促进投诉渠道畅通,对责任主体有严格明确的处罚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