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电力外送能力实现新跨越
辽宁电力外送能力实现新跨越
助力京津冀坚强电网 为大气污染防治开辟“绿色通道”
8月17日18时05分,随着华北电网调令将绥高3线5103、绥高4线5112、5113开关转至运行状态,历时近6个月的绥中电厂改接华北电网工程第二阶段圆满结束。至此,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电力)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前,不仅提前完成了国家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首条输电通道的送电任务,而且还为北京田径世锦赛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目前,从辽宁送去的强劲电流在京津冀大地上流光溢彩。
绥中电厂改接高岭换流站华北侧工程作为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重点工程,是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解决京津冀等地区用能问题。国家能源局将辽宁绥中电厂改接华北电网工程,列为全国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之一。同时,对支持辽宁省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缓解华北电网和东北电网电力供求矛盾有着深远的影响。3月10日,该工程开工,计划9月30日前投产。自工程建设前期,国网辽宁电力就积极协调各方面工作,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建设部的要求和部署,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积极沟通 确保工程按期进行
“太好了,绥中电厂改接高岭换流站华北侧工程批下来了!”2014年12月15日,国网辽宁电力收到了辽宁省发改委关于《关于绥中电厂改接高岭换流站华北侧工程核准的批复》。
2014年7月,该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正式启动。在国家电网公司和辽宁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网辽宁电力高度重视,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开辟项目“绿色通道”,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始终坚持“依法、合规”开展工作,指派专人跟踪催批各节点落实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审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该公司建设部、发策部、财务部、科信部、物资部和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的配合与支持下,仅仅用了4个月时间就完成规划、用地、环评、稳评和贷款承诺函等19项支持性文件办理工作,并于12月15日取得省发改委《关于绥中电厂改接高岭换流站华北侧工程核准的批复》,前期工作周期缩短了近14个月,创造了国网辽宁电力500千伏电网项目核准以来用时最短的新纪录。
国网辽宁电力还根据该工程特点,就工程前期和建设的进度、工作周期和难点问题,在国家电网公司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和现场建设协调会,认真研究、细化施工方案,科学统筹停电计划安排,确保工程按计划如期完工。“我们将工程分三个阶段建设、投产。同时,还加强了工程现场的建设管控和生产准备工作,实现了工程建设各环节‘零延迟’。”国网辽宁电力相关负责人说。
尽职尽责 严格把控工程质量
8月2日天刚亮,辽宁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土建项目副经理黄孝元就来到高岭换流站改扩建工程现场查看。
“为了确保改扩建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在可控下进行,开工前项目部现场实际勘测,并结合原竣工图纸编制安全隔离方案,方案中将改扩建间隔与带电运行间隔采用通透式围网完全封闭隔离,围网上悬挂各种警示、提示及指引标志,这样从大门口便形成一条专用施工通道,确保施工人员和运行设备的安全。”黄孝元介绍说。
由于该工程计划9月30日前投产,“时间紧,任务重”成了这个工程的代名词。
国家电网公司对该工程高度重视,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各方面工作,要求各参建单位在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按照里程碑节点顺利投运。
负责施工的送变电公司对土建、电气安装、线路组塔等工作都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通过周密的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与黄孝元有相同感受的还有送变电公司变电项目经理孟峄彤,每天在现场不停地指挥作业和协调工作成了家常便饭。
在开始拆除交流滤波器时,围栏外构架梁下方的管母线单根单相管母线较长,这成了一时的难题。孟峄彤就指挥着施工人员将A、B、C三相管母分6段进行拆除,每段管母拆除时需三台吊车进行协同作业。
对于这种把设备拆了再重新组装上的工作,孟峄彤显得非常小心。“这个工程需要在运行变电站进行施工,拆除的近80%设备都需要利旧,在施工中如何保证运行设备的安全、拆除设备的安全、施工人员的安全尤为重要。”
根据拆除设备的特性,该工程公司编制了专项拆除方案4份,专项拆除方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明确标注了作业范围、吊车及升降车作业位置、作业半径,并在方案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析作业区域与带电区域是否满足安全距离,并编制了相应安全预控措施。
据了解,一般变电站改扩建工程都要进行14个月,而绥中电厂改接高岭换流站华北侧工程7个月就要完成,这对于任何一支施工队伍来说,都是一件难事。
“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施工高峰期间,300余人和16余台大型特种车辆同时在现场交叉作业,目的不仅要快,而且质量也要过硬。”送变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务期必成 显著提升外送能力
“这项工程需组建53基电塔、施放电线20多千米,我们3月份从大赵村村头开始干,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组塔和线路工作。”8月15日,在绥中电厂改接华北电网输电工程现场,负责现场管理工作的送变电工程公司线路工程项目部施工人员王中笏告诉记者,这是他所经历的工期最紧的工程。
当天清晨,驻扎在绥中东戴河管委会大赵村的百余名电力工人早早地起床、吃饭,他们要在6点半准时出发,40分钟后赶到绥中电厂改接华北电网输电工程现场,进行组塔作业。
工程建成投运后,绥中电厂2台1000兆瓦机组将把2000兆瓦电力直接送入华北电网,从而使东北向华北的输电能力达到4900兆瓦。
由于本次工程高岭换流站华北侧电流互感器改动量大,种类多。为保证所有保护所用电流互感器正确无误,辽宁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利用大电流发生器对所有改动CT进行一次通流试验,并连夜核对试验结果对比现场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结论,避免停电处理情况的出现。不仅节省了送电启动的时间,还增强了电网的安全性。
高岭换流站是“中国制造”的经典浓缩。在工程现场,国网辽宁电力建设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高岭换流站由我国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建设,关键组部件和核心技术实现全面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高岭换流站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的直流背靠背换流站,站内换流阀控制系统和直流控制保护平台对安全运行的要求高,改造工程技术复杂、难度大。
随着工程不断向前推进,该工程第二阶段已于8月17日实现圆满投运,并将在9月16日前按计划完成高岭站第三阶段建设投产任务。届时将在满足京津冀电网用电需求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