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一高校图书馆借阅率“三连降”

09.06.2016  22:11

  本报讯(华商晨报主任记者刘桐)我省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率呈持续下降态势,借阅书籍中多为现代小说,少有经典名著。

  针对今年辽宁省高考语文科目作文题“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养成”的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省内知名一本大学的中文教师,“学生语文素养有‘欠账’,本科生语文素养呈现下降趋势,这都是因为不读书导致。”

   某高校去年学生借阅量减30万册

  根据省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借阅量的统计显示:近年来我省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量呈现下降趋势,有部分学生大学期间基本没去图书馆借阅过图书。

  沈阳某高校图书馆负责人介绍,馆藏的纸质图书借阅量逐年下降,最高峰时年借阅量达百万册以上,去年不到70万册,减少在30万册以上。

  此外,还有高校图书馆借阅率出现“三连降”。

  省内另一所以文史科见长的高校图书馆负责人介绍,虽然去年相比较前年图书的借阅量出现小幅上升的情况,但是从近五年来看,整体上仍出现下降的趋势,并且降幅很大。

  统计显示,沈阳某一本高校全校在册读者28744人,2015年共有25507位读者到馆,去年到馆读者总人次178.21万次。全校2015年人均借书11.54册,其中排名最高的学生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人借书达363册。最爱读书的学院为教育科学学院,全年借书15392册,人均借书26.91册。

  其统计2015年最受欢迎的图书前3名分别为:《盗墓笔记》、《平凡的世界》、《暮光之城》。

  综合来看,现在高校图书馆借阅量排在前面的多为小说、工具书和专业书籍,很少有世界和古代的经典名著,一些网络文学的图书也排在前列。

   古代汉语课程有半数学生“挂科”

  昨日,记者从沈阳市一所二本大学的中文专业的学院了解到,学生们最“头疼”的就是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学科,有些学生竟直呼到“根本听不太懂,上课就犯困,期末考试最爱挂科”。

  “刚上大二就听学长说过,古代汉语是一个‘魔鬼学科’,上课就像是听天书,除了古代汉语延伸出来的故事吸引人外,剩下很少能听懂,这和高中阶段所学的语文中涉及文言文的也不一样。”一位中文专业大二的学生说,每届学生一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班级半数同学都“挂科”。

  本科中文专业的古代汉语教师说,现在的学生不仅不看书,少阅读,尤其是在古代汉语和文学中欠缺的更严重。在课堂上就能体现出来,讲课中学生们眉头紧锁,一提问才发现,其实学生根本都不会。就连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语法、词语用法等基本常识都不知道,甚至有些学生文言文的断句都没弄懂。

  为了能够将教学继续下去,不得不停下授课,补习高中甚至初中就应该知道的语文常识。

   网络“大V”博客也挑出错字、病句

  现在语文素养的减弱不仅体现在学生学习上,而且更体现在全体国民,甚至网络“大V”发的博客也是错字、病句频发。

  昨日,著名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杂志社负责人表示:“现在语文素养体现出来的错字、病句在网络上,还有网络名人上也是常有出现。”

  从“围观”结果来看,不少“网络名人”写博客往往信马由缰,对待语言文字态度草率,造成了许多低级差错。例如,童话大王郑渊洁把“寒暄”误成“寒喧”,“股掌之间”误为“鼓掌之间””……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某高校文学教师指出,现在一些网络语言,还有一些流行的微博、博客文章里面的错字,病句对于现在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学生影响很大。还有现在一些网络小说也出现错别字、病句的情况,这样阅读后会严重干扰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提升。

   链接

  这些错误您是否常出现

  今年,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常犯语文差错。

  记者盘点整理后,您看看这些错误是不是也常出现在您的笔下。

  1.“生理学或医学奖”误为“生理学和医学奖”

  2.“身价”和“身家”

  3.“罄竹难书”误为“磬竹难书”

  4.“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误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

  5.“严惩不贷”误为“严惩不怠”

  6.“勠力同心”误为“戮力同心”

  7.足球赛事中把“发角球”误为“罚角球”

  8.“综合征”误为“综合症”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