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 五个“新”为基本思路
人民网沈阳1月28日电(王磊)2015年是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施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重要一年。这一年,辽宁将如何发展,省长李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五个“新”字部署了基本思路和取向。
抢抓发展新机遇
抢抓发展新机遇,即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谋划和定位辽宁振兴发展。
李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常态中蕴含新的机遇与挑战,而且是机遇大于挑战、机遇多于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批示,国务院出台的重大支持政策,是辽宁最有利、最直接的重大历史机遇。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战略决策,为辽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俄、韩、蒙、日、朝经贸合作,构建联结亚欧大通道出海口提供了重要契机。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辽宁省承接产业转移,接受高新技术辐射,联通国内大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这些国家重大战略同步实施,多重发展机遇相互叠加,必将使辽宁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更加充分地释放出来。辽宁要深度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先进装备走出去、富余产能转出去、技术标准带出去,使辽宁成为资源流向的聚集区域、互联互通的枢纽区域、开发开放的热点区域。
把握发展新特征
把握发展新特征,即坚持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之路。
李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都在发生变化,这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要求我们自觉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把握好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一是适应速度和结构变化,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二是适应发展方式变化,正确处理好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三是更加注重包容性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打造发展新引擎
打造发展新引擎,即让“四个驱动”共同发力,激发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李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辽宁体制机制和产业结构问题,必须同步实施“四个驱动”,打造辽宁经济升级版。
一是创新驱动,形成新的生产力。辽宁要抓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机遇,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
二是改革驱动,激发内生动力。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大力简政放权,减少微观干预,为所有市场主体自主发展、充分竞争创造环境,汇聚起内生自主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是市场驱动,增加发展活力。辽宁要全面振兴,必须闯过市场这一关。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市场导向,让市场来选择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丰富市场主体,形成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发展浪潮。
四是开放驱动,培育国际竞争力。我们要以宽广的国际视野,长远的战略眼光,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把国内外优质资源高水平引进来,让辽宁的产品和技术大规模走出去,不断拓展经济发展新的更大空间。
聚焦发展新支撑
聚焦发展新支撑,即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李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常态下,着力发展和精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稳增长调结构的必然选择。
一是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培育新的增长点,引导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依靠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依靠服务创建新型营销模式,依靠“两化”融合推动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越。
二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培育新的增长点。依托辽宁科技人才、科研院所优势和产业基础实力,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点燃新的希望之光。
三是在发展服务业上培育新的增长点。紧紧围绕工业优化升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扩大现代服务业增值空间;紧紧围绕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推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积极创造新型服务产品,形成新的朝阳产业。
四是在推进城镇化上培育新的增长点。着力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内涵,加大力度改造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健全服务体系和功能,充分释放城乡市场潜在需求,创造新的需求增长点。
五是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上培育新的增长点。引导农业由单纯注重产量增长,转到产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引导农民瞄准市场紧俏农产品、优质特色农产品、种养加销全产业链农产品,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增收空间。
顺应群众新期待
顺应群众新期待,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李希表示,我省历史遗留的社会保障问题依然较多,民生压力较大,一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越是在困难情况下,我们越要高度重视民生、全力保障民生,民生投入不仅不能减少,而且还要力尽所能地增加和提高!
只要老百姓有稳定的就业,有持续增加的收入,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我们就有了底气,任何困难都压不倒我们,任何挑战都不能阻挡我们坚定前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