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5年气候状况和气象灾害防御情况发布会

21.01.2016  15:10
    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外宣新闻处处长张健: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请省气象局就2015年全省气候状况和气象灾害防御有关情况像新闻媒体界的各位朋友进行介绍和说明。随着近年来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天气的状况对日常生活和经济生产工作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强气候监测和气象灾害防御,既为全省经济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帮助,同时更关系到全省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刘勇同志,辽宁省气象局应急减灾处处长徐凤莉同志,辽宁省气象台台长陈力强同志,沈阳区域气候中心副主任龚强同志。下面请省气象局副局长刘勇同志介绍情况。
  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刘勇: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辽宁省气象局对长期关心、支持气象事业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让社会广泛了解刚刚过去的2015年的气候状况,提高全社会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下面我代表省气象局向大家通报辽宁省2015年气候状况以及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情况。
  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刘勇:一、2015年全省气候状况。(一)基本气候情况。2015年,全省气温异常偏高,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偏少。具体情况如下:1.降水。全省年降水量为557.3毫米,比常年(646毫米)偏少约2成。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占年降水量的56.9%。与常年相比,冬季(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下同)偏多7成,春季接近常年,夏季偏少2成,秋季偏少1成。2.气温。全省年平均气温为9.4℃,比常年(8.7℃)偏高0.7℃,为1951年有完整气象资料以来第二高值(2007年、2014年均为9.6℃)。与常年相比,冬季偏高0.8℃,春季偏高0.9℃,夏季偏高0.2℃,秋季偏低0.3℃。3.日照。全省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63小时,比常年(2548小时)偏少85小时;与常年相比,冬季偏少26小时,春季偏多35小时,夏季偏多25小时,秋季偏少79小时。
  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刘勇:(二)主要天气气候事件。2015年辽宁省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是干旱、暴雨、暴雪、霾、雾等。总体来看,为气象灾害偏轻年份,但干旱、霾的影响范围广、危害重。全年出现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下:1.大连2月出现1983年以来同期最大降雪。2月25日至27日,大连市出现雪灾,庄河降雪量最大,为13.1毫米,最大积雪深度为13.6厘米。2.4月下旬出现异常高温时段。4月25日至5月1日,全省平均最高气温为26.8℃,较常年同期(19.3℃)偏高7.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6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中,59个站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3.辽宁省发生严重夏旱。7月1日至7月2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0.9毫米,较常年同期(145.5毫米)偏少8成,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少值;7月21日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其中大连、抚顺中部、营口、辽阳、盘锦南部地区出现了重旱,特别是大连东南部地区出现特旱。4.7月全省高温日数偏多。7月,全省平均最高气温为29.5℃,较常年同期(28.3℃)偏高1.2℃,为2000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值(2000年30.8℃),全省平均最高气温≥30℃日数为14天,较常年同期(9天)偏多5天。5.11月下旬出现持续低温天气。11月23-27日,全省平均最低温度为-13.9℃,为历史同期第三低(1959年-17.3℃、1956年-14.2℃),此次强冷空气过程造成我省白天最高温度创历史新低,期间平均最高气温为-6.4℃,远远低于历史同期第二低值(1959年,-4.1℃)。6.11月上半月出现持续重霾天气。11月6日至14日我省出现严重雾霾天气,是我省自2012年以来,覆盖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其中8日污染最重,沈阳、鞍山、本溪、营口、辽阳、铁岭地区出现严重霾,大连、抚顺、丹东、盘锦地区出现重度霾,局部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上限。
  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刘勇:(三)气候对各行业的影响。1.气候与农业。2015年生长季光热条件接近并略好于历史平均水平,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形成较为有利;降水量总体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大田作物因生长关键期降水不足而遭受短时夏旱,但粮食主产区产量受天气条件影响不大。2.气候与环境。2015年全省26个酸雨监测站共观测到酸性降水127站次,酸雨出现频率8.67%,达强酸雨程度的降水10站次,强酸雨出现频率0.68%,酸雨和强酸雨发生频次均少于2014年。3.气候与交通。2014年12月和2015年1月、2月降雪较频繁,辽宁省内多条高速公路受降雪影响封闭。1月18日、3月8日,辽宁沿海出现大风,海上运输受到影响。11月12日,辽宁多地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浓雾天气,省内多条高速公路封闭。4.气候与水资源。2015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557.3毫米,折合降水资源量824.8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131.3亿立方米,降水资源评估结果为比较欠缺。5.气候与海洋。冬季气温偏高,辽宁近海海域结冰期约84天,比2014年冬季海冰结冰期多7天,沿岸海冰出现日期与常年持平,海冰范围偏小。
  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刘勇:二、2015年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情况。2015年,辽宁省气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主动服务新一轮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准确预报、及时预警、全方位服务,为科学、有效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损失做出了积极努力。
  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刘勇:(一)政府主导的防灾减灾机制不断完善。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辽宁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省发改委投资开展了省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组织各市政府开展了防御暴雨灾害应急演练,推进了气象灾害防御演练常态化。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了全省气象灾害预警大喇叭建设情况、通报了全省气象信息员(村主任)名单及其工作职责。省气象局组织召开了21个部门参加的气象灾害防御部门联络员会议。
  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刘勇:(二)全力做好决策气象服务。以防灾减灾需求为牵引,有针对性的开展决策气象服务,面对2015年出现的干旱、暴雨、暴雪、强对流、雾、霾等灾害性天气,省气象局及时制作发布决策气象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信息。省气象局全年共发布《决策气象信息》126期,得到省领导批示10余次。  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刘勇:(三)不断加强部门合作。与省国土厅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41次。与省农委联合召开了大田作物适宜播种期会商会,联合发布《气象与农事信息》6期。与省环保厅共享环境监测实时数据,开展重污染天气联合预警。与林业厅联合召开了全省秋冬季森林火险形势分析会商会,强化了森林火险气象服务。与省水利厅共享水文站和水库观测数据。与省旅游局签订了合作协议,深化了与省安监局合作,将全省242个旅游企业责任人、700余个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1400余个尾矿库责任人的手机号码纳入气象灾害预警短信数据库。
  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刘勇:(四)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组织更新包含全省各级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气象信息员等在内的5.1万余人的气象灾害预警短信接收手机号码库,全年共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2480.3万条。组织建成面向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防御责任部门的传真系统,制定了包含55个省级气象防灾减灾相关单位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策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微博、微信以及全省已建立的3099块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11733个气象预警大喇叭、13262人气象信息员队伍、922个气象信息服务站以及辽宁气象官网,实时显示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断扩大气象预警信息的覆盖面。
  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刘勇:(五)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做好春播、夏管、秋收气象为农服务保障,开展水稻适宜播种期预报,服务水稻稳产高产。开展玉米适宜播种期、最迟播种期和土壤墒情预报。开展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精细化水平。针对不同农事季节服务重点,向2216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了“直通式”气象服务,全年制作发布气象为农服务产品3715期,努力将气象信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服务的针对性。2015年辽宁再度发生严重夏旱,辽宁省气象局及时启动干旱应急响应,每日滚动制作抗旱气象服务专报,组织人员6批次到现场调查了解旱情情况,开展土壤墒情加密观测,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7月22日至7月30日期间增加降水量6.79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气象干旱,全年共增加降水30.46亿立方米。
  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刘勇:(六)开展环境气象服务。制定《辽宁省气象局环境气象业务工作方案》,明确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和霾应急响应的启动、变更、解除流程。与环保部门合作,加强重污染天气分析预报和研究,向省委报送专题分析报告,解读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原因。开展环境气象预报业务,发布环境气象预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