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装备制造搭乘“中国方舟”走出去
“过去大企业受益于全球化的很多,中小企业却受益很少;WTO是为大企业服务的,新的互联网WTO要为中小企业服务、为发展中国家服务,这是‘E-WTO’的概念。”9月10日,在大连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执行主席马云如是表示。
“如何打造一个中小企业的网络,我已经想了两年。建立‘E-WTO’可能很漫长,可能得穷其一生,但我会坚持试一试。”马云的设想引来热烈的掌声。
坐在台下的西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塾君却很淡定,他的体会是“英雄所见略同”:马云想干没干的事他正在干着。
由西姆集团创建的中国首个互联网产业平台——“中国方舟”经过一年试运营,已于6月27日正式上线。上线当天,省领导发来贺信,勉励西姆集团为辽宁乃至全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新机遇。
“过去25年,我只干了一件事:走出去。未来25年,我还干一件事:走出去。有了‘中国方舟’,我们要做中国最专业的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和最专业的走出去产业互联网平台,欢迎企业买票上船,我们负责运送到海外目的地。”
说这话时,马塾君两眼放光,他的“中国方舟”有何与众不同?
脚下丈量过“一带一路”的先行者
随着“中国方舟”上线,总部位于大连市人民路的西姆集团有限公司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国家工信部一个月内来此调研三次;省内各市邀约不断,中小企业纷至沓来;前不久在海参崴举办的俄罗斯远东经济论坛上,马塾君也应邀参会。
西姆集团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钢铁冶金产品、设备、技术进出口贸易和国际工程承包的民营股份制公司。
“与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平台不同,‘中国方舟’是一个产业互联网平台,我们聚焦于中国制造业,致力于带领中国制造业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争取海外市场订单。”马塾君说。
“互联网+传统产业”现在是一个热词,马塾君则认为“中国方舟”平台现在干的是“传统产业+互联网”,“中国方舟”的母体——西姆集团的海外市场运作能力和开拓多年的营销网络,加上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为产业“走出去”安上了翅膀。
当“一带一路”确定为国家战略时,马塾君在国际贸易、国际工程总承包等外贸一线已打拼了25个春秋,其中1/3的时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对很多‘一带一路’国家,我像了解自家一样熟悉,尤其是印度。”马塾君向记者回顾了他的海外之旅:考察访问129个国家和地区,实地考察全球300多家钢铁企业、200多座矿山、100多家工程设计公司以及上万家不同领域贸易投资和生产制造企业。仅对印度一个国家累计考察超过200次,印度媒体称他为“中印民间的友好大使”。源于多年积累,西姆集团已形成了国际工程技术总承包、大型机电设备出口、环保节能等六大业务板块。自2007年以来,竣工海外工程总承包项目110个,在建工程10余个,合同金额达40多亿美元。形成了以印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巴西、南非、印尼为重点市场的遍及“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
丈量过海外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西姆集团为“中国制造”积累了良好声誉,形成了深厚的人脉关系网络,也为“中国方舟”这个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创建完成了原始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