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驻村扶贫动真情 美丽乡村添光彩
图为驻村工作队走访村民
2014年8月,省水利厅与桓仁县普乐堡镇大青沟村结成帮扶共建对子,自结对以来短短的一段时间里,省水利厅高度重视帮扶共建工作,专门派驻由3人组成的工作组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帮扶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村各项事业发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进程加快。
省 厅领导高度重视,理清帮扶工作思路。 水利厅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专门成立“水利厅驻村扶贫工作组”,陈景才副厅长担任工作组组长,组员由厅机关党委、规划计划处、人事处、防办等处室领导兼任。自8月份驻村工作队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厅驻村扶贫工作组先后6次到大青沟村检查指导工作,听取工作汇报,对扶贫具体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指导下一步的扶贫工作重点任务,对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严格审核,确保扶贫工作高效开展。厅驻村扶贫工作组针对驻村工作队异地工作的特点,制定了“撰写日记、全体例会、工作补位、作息守时、遵守纪律、主动学习”六项制度,并不定期由厅工作组派专人到所在村检查制度落实并督导工作进展情况。最终达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摆脱“脱贫再返贫”的怪圈,真正达到扶贫工作的实质目的。
深入调查摸清村情民意,找准帮扶重点环节。 驻村后,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村委会和全村的基本情况,工作队采取 “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短时间了解村民实际生活情况,听取群众对发展本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工作队共走访了400多户村民,认真填写了《村民住户调查表》,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农户进行了重点走访,如本村个体老板、种养能手、老党员、困难户等不同层次的村民代表。了解群众真正想什么、盼什么,真实地了解到农民的现状和实情。通过深入的调查摸底,整理出当地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掌握了村情民意,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形成了扶贫调研工作报告上报省厅,通过研究制定了《省水利厅帮扶大青沟村三年扶贫规划》和《年度扶贫计划》,确定了“产业致富民、项目惠民生、环境创优美、班子能战斗”的帮扶工作重点,明晰了今后的工作思路。
加大扶贫 项目建设力度,切实改善民生。 在前期调查基础上,工作队研究确定具体帮扶项目,在项目选择上求稳、求实,从村民实际需求出发,优先解决重点问题;不贪多求大,将扶贫工作做到实处。同时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在县、乡各级领导的指导下,研究制定本村“三年帮扶规划”。计划实施项目包括村路亮化、桥涵建设、村组道路改造、岸堤修固整治、农田水利灌溉、饮用水设施改造和村民服务中心及文化广场建设等。其中,2014年已落实村路亮化工程及桥涵建设工程。 一是 村路亮化工程。项目新装太阳能路灯140盏,工程总体预算约52万元,主要解决村民夜间出行照明问题,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采用太阳能路灯即美化了村组环境又为村集体节约了用电费用。二是桥涵建设工程,项目包括新建3处平板桥和9处管涵,项目总投资36万元,建成后大大提高村民出行安全指数,也为村民收种农田带来方便。2015年准备整合移民水利资金200万元,新建大青沟村部及文化广场,其中文化广场2000平方米,村部340平方米。目前项目选址、征地等准备工作已经完成,项目马上开工建设。
同时省水利厅把救助困难群体作为改善民生的有利抓手,2014年底,资助10户困难户,2015年春在陈厅长的努力下,给12组困难老党员曹吉成送来价值18000元的三头公奶牛,一家人重新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开辟村民致富道路。 在实地了解本村村民需求基础上,深入挖掘村域潜力,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路线,找准产业优势发展方向。经过几个月的走访调研,现初步确定扶贫种养殖思路,种植业重点发展香菇、红豆杉种植等。养殖业重点发展养牛、养羊等。近期工作队针对香菇种植中的各个环节和养牛技术进行了外地考察和学习,特别是在香菇种植上的菌种培育、种植技术以及销售渠道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先后走访考察了川里村种植大户、辽宁省农科院真菌配种中心、沈阳辉山养牛分场和辽中妈妈街村养牛大户。通过深入学习考察,走访交流,走看听问相结合,学到了不少先进经验,村民发展产业积极性高涨,今年全村有54户、170口人投身香菇种植产业中,香菇种植70万袋,有30多户发展红豆衫种植,存量200亩,养鸡12户、养猪2户、养羊6户、养牛9户。这些产业可使村民增收650万元。下步我们再引导好村民发展香菇种植的基础上,还将引导村民发展养殖肉质奶牛产业,使村民走出一条创业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