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报】生态宜居城市的凡河样本

27.10.2015  15:20
        自铁岭市老城区南行约8公里,眼前展现出一座清新别致而又洋溢着现代气息的美丽小城,这就是铁岭市凡河新区。

 

        说其清新,整个城市躺卧在绿树花海之中,绕城而过的凡河、天水河更似母亲温柔的双臂,轻轻地将城市揽入怀中。城南城北,如意和莲花,两湖相向而居,就像城市的双眸,灵动婉约。

        说其别致,且不说城中随处可见的流水、拱桥,就连每条街路的绿化、路灯也是各具特色,外加一些设计精美的商铺、住宅,流连其中,令人常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之感。

        说其现代,白天,时尚热闹的商业中心,崭新的大中小学校舍,构思精巧的公园,接连不断的节会,绝不亚于繁华的大都市;夜晚,璀璨的街灯,流光溢彩的霓虹广告,人流如织的文化广场,遥看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遗落在凡河岸边。

        因其美丽,各种好评如潮而至:联合国人居署颁发的人居环境优秀范例奖、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基地、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范例城市。  2010年5月,凡河新区更是以人与鸟类和谐共生、建在湿地上的城市等鲜明特色,成为唯一入选上海世博会主题会馆的中国城市。

生态优先  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铁岭市凡河新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建设适宜人居、创业、休闲度假的中国北方水城。为实现这一目标,凡河新区上下一心,以创业的激情,掀起了新区建设的新热潮。

        也许是上天的偏爱,在凡河新区城北,有一片浩渺无边的天然湿地。借助这一难得的湿地资源,铁岭市分三期实施了莲花湿地恢复工程,恢复湿地1041公顷,蓄水量达到1550万立方米。工程填补了我国大型自然公园建设中,以温带洪泛沼泽地为主题的生态型湿地空白,对铁岭城区的生态环境净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铁岭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流经莲花湿地,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方式深度净化,化学需氧量降解至原来的1/6,实现了城市污水向辽河的零排放。

        莲花湿地公园现有荷花、睡莲千余种,其他植物237种、野生动物200余种。泛舟其中,舟移景异,美不胜收。  2009年,莲花湿地获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荣誉称号,是辽宁省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与其他许多城市相比,凡河新区的清新空气令无数游客赞赏不已。统计显示,凡河新区的绿地率达到38%,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均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空气相对湿度达到40%,比一般城市高出15%左右,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超过1万个,空气质量接近森林和海洋。这得益于新区持续的绿化建设和打造低碳智能城市的不懈努力。

        在凡河新区,供电、供热、供水、通信等管网和线路全部埋到地下,同时实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新区成为我国北方城市中难得的一座没有烟囱的城市。在新区,公交车和出租车一律使用清洁的燃气;投资建成公共自行车系统,为居民提供绿色交通服务。为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积极推行市民“一卡通”。

        基于在环保和智能化建设方面的成就,新区先后荣获国家金卡工程优秀成果  “金蚂蚁奖”、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范例城市等荣誉。

特色旅游  活力四射

        湖光水色、绿树花草、清新的空气……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凡河新区旅游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大力开发,北方水城、莲花湿地公园、万亩花海景区、钻石广场、如意湖等旅游名片已经声名远播。  “万亩花海”旅游节、中国铁岭荷花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吸引游客440余万,日接待量最高达到7万人次。

        大型旅游项目蓬勃开展的同时,与之相伴而生的生态园、荷花园、度假村和农家乐,也吸引大批周边城市的居民前来休闲观光、采摘、垂钓。

        与此同时,凡河新区持续深入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策划举办了健走、骑游、龙舟赛等大型体育活动。

        今年7月9日至12日,在莲花湿地景区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铁岭万人骑游大会上,就有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万余名骑行爱好者参赛。在每年无车日举办的骑行健走游凡河新区活动中,4000多人的健走队伍和5个骑行方队一起从钻石广场出发,沿金沙江路骑行健走游凡河新区,蔚为壮观。万人健走活动在凡河新区已举办了九届,每届参与市民都有近万人。

        凡河新区欣欣向荣的生态旅游,给前来投资的客商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捷安特公司中国地区总裁刘涌昌说,新区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先进,发展空间广阔。

        辽宁省广东商会会长周建华游览过新区后说,新区很美、干事创业氛围浓厚、发展潜力巨大,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凡河新区的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来自北京的杨光,作为幸福里小区的管理者,切身感受到了凡河新区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变化。结合自身的感受,他说,在当前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所在的公司敢于加大投资,源于对新区未来发展的信心,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沈铁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新区的人流会以更快的速度聚集。

宜居宜业  魅力新城

        “清晨我站在钻石广场,如意湖啊听我把歌儿唱,鱼儿鸟儿送来吉祥;黄昏我站在凤冠山岗,天水河弯弯霓虹闪亮,莲花湖上游船荡漾……

        这是摘自凡河新区居民自编的歌曲《新城,我可爱的家乡》中的一段歌词,歌曲表达了新区居民对家乡的赞美和自豪。

        近年来,凡河新区按照“聚集人口、聚集产业、聚集生产要素、完善城市功能”的目标,先后将铁岭市“四大机构”、知名中小学、高校、医院搬迁至新区,使新区的城市功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的吸引下,地产、商业、金融、教育培训、生活服务等企业和机构纷至沓来。

        总投资额20亿美元的星悦南岸现代服务产业区项目,是香港新昌营造集团在中国内地投资打造的首个集购物、游乐、商住、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26亿元人民币,安置就业2000多人。即将投入运营的水世界项目,建成后将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舒适度最佳的一站式室内主题水上乐园。

        立足东北、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的商贸物流中心和高端生产服务基地的东北城项目,总投资预计30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以商贸物流为主,集商品展示、仓储交易、电子商务、信息交流、货物配送及金融结算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贸综合体。

        就在客商云集凡河新区的同时,铁岭银州区、开原、调兵山、昌图等县区以及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的居民也纷纷前来置业安家。

        今年已73岁的余敬东,退休后在北京生活了四年,一次回到凡河新区,便立刻被新区清新的空气和迷人的景色所吸引,不愿再回北京,在浅水湾小区买房定居下来。他说:“大城市到处都一样,空气还埋汰,你看我这房子,比北京的别墅条件都好。  ”

        69岁的黄立华是铁岭市色织厂退休干部,厌烦了老城区的喧闹,2013年定居到新区。他说:“新区空气清新,风景宜人,交通、就医、购物越来越便利,我和老伴就在这里安度晚年啦。  ”

        2011年在新区购房,现已是两家超市经营者的吉林省磐石市居民桑祥的爱人说:“刚开始真不想来,现在你让我回去我都不回去了。  ”

        统计数字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凡河新区内浅水湾1号、水木华园等8个楼盘,就有1700多名本市以外的居民来此购房,占购房者总数的9%。

        在新区投资建设的台湾有巢氏置业公司2012年落户新区。公司置业经理郑又嘉说,来此投资20多亿元,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发展潜力,未来来此养老的、创业的、工作的人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大。□本报记者/姜义双

如诗如画的如意湖,是凡河新区着力打造的一张旅游名片。

今年夏天,莲花湿地又迎来不少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