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足海外拉练 东北足球的一抹暖意(图)
本版图片张文魁提供
今年辽宁宏运队也“任性”了一把,前往韩国济州岛磨练队伍。换个活法!摆出新姿态的辽足希望在2015赛季能够率领东北足球走出如今的低迷。辽足是一家小本经营的俱乐部,这一次相比往年投入较多的资金搞海外拉练可以说有些一反常态。对此,俱乐部总经理黄雁解释,相比在国内,去韩国拉练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与多支韩国K联赛球队进行热身,这一次与辽足热身的会有5、6支球队,其中K联赛球队有3、4支。应该说,在韩国与K联赛球队进行热身,肯定要比留在国内和一些中超、中甲球队热身效果要好很多。虽然去韩国的花费要比在广东冬训贵不少,但是只要能够让球队提高成绩,这些钱辽足还是愿意花的,毕竟2015赛季,辽足希望能够有一个新气象。
最近几年,在广州恒大的刺激下,各中超俱乐部的投入大幅提高,中超各俱乐部之间除了赛场上的厮杀,赛场下经济实力的比拼显得更为重要。如此情况下,包括辽足在内,经济实力有限的东北俱乐部开始集体下滑。上赛季,曾经中国足球的旗帜大连足球队首次降级,哈尔滨队也难逃降级厄运,辽足、亚泰都是最后时刻涉险保级,现如今沈阳唯一的职业球队沈阳中泽也是无人接手,面临解散的窘境。这种情况下,辽足无疑肩负起了东北足球复兴的重任,目前也只有辽足能担当起这样的责任。
还有一个月开战的2015赛季中超联赛,摆在辽足面前的困难仍然很严峻。相信今年中超与过去几个赛季的剧情基本一致,2015赛季是恒大依然难以受到挑战,国安、鲁能、舜天等队形成了一定威胁但都不足以撼动优势。而赛季初投入不足的俱乐部也大都没有避免降级的厄运,比如武汉、青岛以及2014赛季的哈尔滨毅腾、大连作为代表,深刻体现了不是不拼,而是没钱的烦恼。中超大体在开赛前就形成了一两支球队争冠,若干球队自愿保级的情况,低调务实背后其实是囊中羞涩的尴尬与无奈。据悉,辽足本赛季的投入将会达到历史之最,但想换个活法的前提还是要打好开局,率先抛开保级这个烦恼,才能谈到更进一步。
在东北足球去年全面衰退之时,足球人才成为了东北足球最后的“家底”。东北,特别是辽宁,从来都是中国足球最重要的人才库。2014年赛季中超全部526名参赛球员中,本土球员448人,其中辽宁籍球员多达145人,平均每三名本土球员中就有一人来自辽宁。辽宁籍球员目前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涌现出众多名将。“老”一代有郑智、孙继海、肇俊哲、王新欣等,中生代有王大雷、于汉超、杨旭、任航等。不过难堪的现实是,在如今的国奥、国青、国少队中,辽宁的球员,乃至东北的球员越来越少,就连此前“只出不进”的球员输出大户辽足也是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这两个赛季从恒大、国安等队引进了多名球员。如此下去,几年后的中超赛场,辽宁球员的数量难以保持近年来的辉煌。
这种低迷的状态下,东北足球太需要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了,一次海外拉练显然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不过这样的利好还是让人看到了辽足扛起东北足球大旗,复兴辽宁足球、东北足球的一种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