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体育老师真带样儿!

03.08.2017  06:54

  赵博恩父母赶到病房陪伴儿子

  学校领导看望赵博恩

  8月2日早晨一场大雨过后,静静的病房里,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体育教师赵博恩难掩兴奋。还有一天,他即将成为全国第6645位造血干细胞捐赠者,为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位白血病患者捐献他的造血干细胞,为那位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当天一早,记者特地赶到病房,和赵老师聊起他这一段时间极为宝贵的捐献经历。

  为捐献一个月减肥近十公斤

  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博恩参加了和平区教育局集体组织的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活动,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2017年5月的一天,刚给孩子们上完体育课的赵博恩突然接到了一个来自沈阳市红十字会的电话,经过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的血液匹配,赵博恩十年前留下的血液样本与一位外省市50多岁的女性白血病患者HLA初配成功,这让他成为了拯救这位患者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一般来说,骨髓配型的成功几率极低,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概率约为25%,非亲缘之间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到一百万分之一。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问他可否再抽一次血和患者进行高配,“当初我也没想这么多,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果我真的有机会救她,有什么道理不去救呢?”赵博恩义无反顾地答应了下来。

  由于个人生活习惯,赵博恩在这十年间胖了将近50斤,肥胖所带来的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也成了不小的阻力。当时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也有些担心他的身体条件能否达到捐献标准。可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赵博恩一直记得自己当年的一纸承诺。“如果真的由于我自身的身体问题不能去拯救一个人的生命,那将是多么遗憾的事情。”从那天起,赵博恩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每天晚上五公里半小时的跑步锻炼,一个月的时间里体重竟然减轻10多斤,再检查时,他的各项指标完全达到捐献标准。

  体育老师

  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六月中旬,中华骨髓库传来好消息,赵博恩与患者的血液高配成功!医院随即为他安排体检和入院工作,验血、B超、胸透、眼睛、皮肤、排泄物、心脏等等,赵博恩经历了他有生以来最全面也是最严格的一次身体检查。

  7月28日入院后,为了促进血液达到移植需要,医院每天分三次给赵博恩打动员针。病房里,年迈的赵妈妈看着儿子心疼地说,“你可要好好地啊,咱家可就你一个儿子。”而赵博恩也总是轻声安慰着担忧的妈妈,劝她不必太担心。尽管家人们不免担心,有所顾虑,赵博恩想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心还是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这也坚定了他捐献的信念。他在望湖路小学上学的女儿说,“我爸爸是捐赠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他的血可以拯救一个人的生命,他是个大英雄!”

  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赵博恩兴奋地盼望着8月3日采集造血干细胞日子的到来,“我终于能捐献造血干细胞了,这回努力没有白费啊!”赵博恩说。到那时候,他所捐献的新鲜造血干细胞,将由志愿者以最快速度运送到受者身边,拯救受者的生命。这段时间,赵博恩一直没有放下自己的本职工作。他的捐献义举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赞许与支持。当天,学校几位在沈的领导来到医院看望他。谈到对赵老师的印象,苗蕾副校长说,赵老师是一位工作能力非常强的教师,曾多次被评选为和平区先进教师。此次义举,深深感染了全校师生,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全校师生学习。领导们也将鲜花送给赵老师。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实习记者王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