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辽企放眼世界谋发展
“3年时间里,我往返非洲、欧洲大陆数十次,客户从一个到现在的百余个。通过走出去,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商机。”近段时间,一直在外面忙于跑项目、谈投资、签订单的辽宁华冶集团董事长马黎明对记者说。
作为我省电力装备企业的“出海先行者”,辽宁华冶集团收获满满,境外投资规模相比以前扩大了五六倍,出口贸易收入占集团总收入比重不断加大。
就在华冶扎根“一带一路”海外市场干劲正酣之时,在营口港、大连港、盘锦港的码头上,我省大批装备、钢铁等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正源源不断地输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立铜业在哈萨克斯坦、罕王集团在印尼、沈变集团在印度、中钢集团在伊尔库茨克、营口玉原集团在罗马尼亚等多个境外园区,犹如颗颗明珠在新丝路上留下辽宁烙印。更进一步,在全球叫响名号,一直是辽宁企业苦苦追寻的梦想。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推动一批有能力的骨干企业走出去,带动我省的优势产业、技术标准输出,既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指出的方向,也是省委、省政府一直关注的重点。
辽宁的企业不仅要走出去、更要在境外市场中走得快。通过自身改革积极应对市场、借力工业园区打入市场、与国贸央企合作开拓市场,多措并举,主动出击抢滩“一带一路”。
走出去:以外补内打开新丝路
伴着初秋的凉风,又一批贴着本钢标签的三级高端冷轧钢装上货轮,将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东南亚。本钢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上站稳脚跟。
作为老牌钢铁企业,本钢也一度遇到危机,钢材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国内销售连连受挫。要“转危为机”,本钢领导班子决定,坚定走出去的步伐,夺回全国钢企出口状元的桂冠,以外补内,通过拓展世界市场将销售业绩提上去。
面对困局,本钢并没有盲目拉客户,而是先研究市场,调整自身的船头,从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用优质产品抢滩“一带一路”。今年以来,本钢集团瞄准市场需求和国家重点工程,积极做好新产品研发工作,1月至8月共完成78个新钢种研发,且目前均已实现正式供货。有了优质商品,再加上大企业的金字招牌,何愁客户不来。
为让新客户成为老客户,老客户成为永久客户,本钢开始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今年本钢有一个新的团队诞生了,就是专职常驻国外各销售分公司的技术服务人员。在合作前技术人员需要先到客户企业进行调研,之后还要主动上门解决各类问题。客户们纷纷表示,本钢的员工在合作期间一直到他们的企业来上班,工资还是本钢出,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解决,感觉真是太棒了。
瞄准“一带一路”,逐步加大出口贸易在整个销售占比的企业,在辽宁比比皆是。
抚顺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整个抚顺出口额排名第二的企业,如今已经为扩大出口改良了一条生产线。今年5月16日,在抚顺新钢铁厂区内,一座400万吨转炉热试成功,该项目是中长期规划的核心项目,也是产品升级改造的重点工程,为新钢铁日后占领更大国际市场份额奠定了基础。
抚顺新钢铁公司副总经理杨乃辉表示,企业目前抢占了新加坡、日本等高端钢市场,还将瞄准欧美,正在逐步加大出口订单的份额,期待未来国内国际的销售额能够对等。
走进去:打造境外前出基地
今年8月9日,我省收到伊朗马赞达兰省省长的亲笔书信,信中他对辽宁希望在伊朗建设工业园区项目的事项作出了明确回应,马赞达兰省非常愿意将位于贝赫沙赫尔北部地区120多公顷的土地用于辽宁工业园建设,并且将在财政税收等有关政策方面给予扶持。目前该工业园区项目正在深度洽谈中,建成后将成为我省在“一带一路”上又一颗工业明珠。
相对于准备建设的伊朗辽宁工业园区来说,位于罗马尼亚的辽宁工业园已经为当地企业所熟知。不少当地代理商在销售电动自行车配件等工业消费品时,会首先考虑与当地的辽宁企业合作。
境外工业园区,就像是辽宁企业在国外的家,不仅可以起到抱团取暖的作用,还对省内企业出口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
“现在想在罗马尼亚投资的辽宁企业都会先来工业园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资源,我省与当地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可以在手续、税收、招聘等方面享受优惠。在境外生产不仅能省下从国内生产再销往欧洲的数百万美元费用,还能更紧密联系基础客户,让客户了解自己。”营口玉原实业集团董事长刘世玉说。
丹东黄海汽车集团深知建立境外产业园的优势所在,认为只有置身当地,才能最终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产业输出。在塞尔维亚,丹东黄海汽车集团已经设立了汽车总装和物流工业园区,我省的汽车技术、生产设备和零部件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中转至东欧其他国家。在当地贴着黄海标志的客车屡见不鲜。
“一个龙头企业走出去,建立工业园区后就可以带动配套企业跟进,形成上下游供应链降低成本、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而且形成企业团队后还能更加充分放大比较优势,并获得当地的政策支持。”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建设境外园区,我省众多企业实现了集群式走出去,形成了上下游产业在境外的再配套,目前我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建和已经建成的工业园区有8个。
走得快:借力国贸央企拿到国际大单
如今,在孟加拉国的电力领域,东北电力一公司无人不晓,因为它是孟加拉国历史上最大的燃煤电厂项目———1320兆瓦燃煤电站的工程总承包商,合同总金额15.6亿美元。而这次签下我省历史上数额最大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的第一功臣是谁,知道的人却不多。
“这么大的项目能被来自辽宁的企业拿下,历尽艰辛,而最重要的助力者就是航天长征国际贸易公司派驻孟加拉国代表处。”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背靠大树好乘凉,借力国贸央企在“一带一路”上已经拥有的资源、信誉,打入境外市场会让辽宁企业走出去,驶入快车道。
东电一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没有航天长征国际贸易公司的帮助,我想即便我们具备建设实力,最终取得对方的信任也会有困难。央企在承揽总包项目方面起到的作用不仅是牵线者,也是信誉担保者。”
不仅东电一公司取得了佳绩,东电三公司也在国贸央企的帮助下在竞标中占得先机。
锦州东电三公司在孟加拉国电视台工程竞标中成功中标,实现了锦州市借工程承包加大出口的破冰之举。随后,长城工业集团等两家国贸央企还与锦州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帮助更多当地企业走上“一带一路”。
截至目前,我省已经与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中国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十多户国贸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手开拓国际市场,全省150家出口企业与国贸央企达成具体合作意向,与央企一道承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公路、机场、电力和输变电等领域的工程项目,扩大我省工程机械装备、矿山机械装备、轨道交通、汽车制造和核电、输变电装备等产品的出口。
勤思苦干、笃学明志。布局全球,辽企已找到方向。创新研发参与国际分工、依托境外园区抱团取暖、与国贸央企合作借船出海……多措并举助力辽宁企业在“一带一路”上快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