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依赖症”成国足新课题
2比1击败朝鲜后,中国队以3战全胜的出色战绩挺进本届亚洲杯的八强,这是国足亚洲杯历史上首次小组全胜晋级。沉浸在国足带来的阵阵惊喜中之余,与朝鲜队的下半场比赛还是让人看到了球队的不足。三场小组赛凸显了老将郑智对球队的重要性,八强战面对拼抢更加凶狠的东道主澳大利亚,一旦郑智被对手限制,国足要想延续惊喜,必须想出良策。
中国队本场比赛上下半场判若两队,上半场完全掌控了局面,甚至前国脚李金羽盛赞踢的像是鼎盛时期的巴塞罗那。中国队之所以能够占据明显的优势,与35岁老将郑智在中场调度有很大的关系,他在场上踢了53分钟,一共有62次传球成功58次,成功率接近90%。第53分钟,佩兰用于汉超换下郑智,这成为比赛的转折。
本来佩兰以为2比0的比分完全可以让队长郑智得安心下场休息,备战接下来与澳大利亚的生死战。但就是这次换人,让中国队场上形势马上被逆转。后腰位置上只留下蔡惠康一人,尽管他本场比赛表现也很出色,但显然不可能抵抗朝鲜队中场的疯狂逼抢以及全队的反扑,中国队中场完全失守,后防线直接暴露在对方面前。其实郑智原本可以在这场比赛中完全休息不出场,但佩兰出于全力争胜的目的还是让老队长出战。事实证明,如果郑智真的被雪藏,中国队能否拿下朝鲜真的很难说。对现在的中国队而言,郑智依然是不可或缺的球员,但这届亚洲杯是他的最后一届亚洲杯,他的职业生涯也进入尾声,中国队谁能够接班郑智成为新核心?
除了郑智下场之外,国足下半场陷入被动与队员犯了怕逼抢的老毛病有直接关系。随着朝鲜队在中前场加强了逼抢,国足的防守压力增大,自身的无谓失误开始增多。而面对对方更加侵略性的打法,国足在处理球以及补防方面也出现了慌乱的现象,再加上自身体能下降的原因,球队整体阵形开始变得松散,甚至有了脱节的趋势,中国队上下半场判若两队的表现也为接下来的淘汰赛敲响了警钟。
三场小组赛,佩兰分别尝试了三套不同的阵形打法,从首战沙特将于海顶在锋线打起伪中锋阵形,到次战乌兹别克斯坦开始尝试三中卫体系,再到此番对垒朝鲜重新回归4231的基本站位。可以说根据不同的对手,国足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应对。如果说与沙特一战球队是试图增加前场的扯动来增加门前抢点的机会,而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是试图利用局部区域的防守人数优势遏制对手的进攻,那么本场比赛国足则是看准了朝鲜队两个边后卫的防守短板加以重击。尽管三场比赛三套阵形的实际效果不尽相同,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出佩兰对于比赛有着针对性的布置。
除了阵形方面的变化之外,三场小组赛佩兰还显示出了在换人调整方面的功力,必须看到替补球员出场之后往往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这也成为本届亚洲杯国足的又一大亮点所在。正如佩兰所说,亚洲杯不是11名球员的亚洲杯,球队大名单中的每名球员都要随时做好准备。尤其是球队对于中前场的临场变化,也成为球队小组赛一路高歌猛进的关键。
当然,再好的教练和应对方案,还需要队员强大的执行力,与前两场相比,国足昨天与朝鲜队的下半场有些托大,对对手凶狠的反扑准备不足。四分之一决赛对阵澳大利亚,国足的实力本身就不如对手,如果再出现昨天下半场的被动,那么国足要想继续前进将会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