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再添29个“中国第一”重大产品
流程工业余能废热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设备填补国际空白,智能化五轴系列立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打破国外技术垄断,500公斤六轴工业机器人填补国内空白……11月26日,记者从正在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省累计突破重大关键技术40个,开发出“中国第一”的重大产品29个,为我国装备制造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支撑。
省科技厅副厅长赵景海介绍,这29个重大产品涉及能源、装备制造、环保、医药及新材料等多个行业,目前这些产品都已上市,有的供不应求,有的一经投入市场,便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原先漫天要价的外国同类产品立即大幅降价。
据了解,这些“中国第一”的重大产品有的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如由辽宁丰华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300立方米全密闭连续生产高温竖式煅烧炉,攻克了高温连续生产煅烧炉壁防粘接及结砣处理等核心技术,预期建成菱镁矿煅烧制备年产50万吨重烧氧化镁工程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有的产品有着可观的环保效益,如由奇莱捷尔液压新技术发展(大连)有限公司开发的流程工业余能废热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设备,项目实施后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3700吨、二氧化硫200吨、粉尘2500吨。
赵景海说,这29个重大产品的成功研发,对推动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中国装备的核心竞争力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要求,我省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切实将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在财政收入增长困难的情况下,今年全省科技预算投入和省本级科技资金预算同比增长9.4%和6.6%,同时深入推进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积极创新财政科技投入和金融服务模式,推动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为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为支持企业创新,我省建立了工业企业重点联系制度,着力推动100户大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支持750户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促进企业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另外,还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控制系统、核心部件和基础材料等难题,瞄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在智能化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核心泵及关键部件等领域,实施了32个高端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重大专项。
赵景海说,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潜能不断释放,2013年我省提出的到2017年开发出100个“中国第一”重大产品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