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互联网生态下的文化理性
近年来,开放的中国互联网上,多元社会思潮异动活跃,马克思主义迎击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流派挑战,围绕自由与平等、历史与英雄、权力与民生等话题展开争论,凸现出意识形态较量之激烈,文化中国面临的考验愈加严峻。
反思与恶搞中的精神迷茫和信仰缺失
在多元思潮的博弈与涨落中,中国互联网舆论场两大看点引人注目:一曰反思,二曰恶搞,都呈现出内容泛化到联想纵深的走向。
应该说,一些客观公正的批评文章,揭露欺诈造假、不道德行为、腐败现象,表达社情民意,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善现实社会、净化网络环境的作用,但有些却格外钟情于夸大“阴暗面”,猛烈“批判”、“曝光”,冷嘲热讽,流露出强烈的干预抗议和颠覆蛊惑的意图。如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互联网上刮起一阵抹黑革命英烈的恶搞潮流,说什么黄继光、邱少云事迹违反生理常识,董存瑞炸碉堡“因为班长骗他把胶水黏在手上”……其颠覆主流文化价值观之用意昭然若揭,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本质不彰自明。
20世纪末以来,科技迅猛发展,网络化、社交化、全球化的传播趋势增强,历史虚无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借助新的传播工具沉渣泛起,已在中东、北非多国燃起战火。
在我国,这些思潮逆袭主流文化价值观,企图重塑社会文化心理和改革思路,干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挑起思想争端。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中曾这样说,“对历史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而不是武器”。当互联网成为思想角逐的一把新利器,西方思想界便重新抬出所谓现代化理论,宣扬“意识形态终结论”——强调放弃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推崇极端个人主义的评判标准。还有人反复鼓吹“信息自由论”,希冀看到互联网信息按照西方高势位传播理念和价值观的需要“自由流动”。对新自由主义的吹捧不遗余力,大肆兜售私有制,兜售三个“否定”——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这些思潮言论一方面利用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贫富差距、社会公平正义不尽如人意等现象做文章,一方面以 “去政治化”、“自由民主”、“淡化主义”为借口,巧妙输出强势话语,服务于其背后隐而不露的利益集团。种种思想干扰,加剧了国内一些人的精神信仰迷茫。
反文化幽灵游走于互联网上
恩格斯说:“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互联网上多元思潮的翻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思想文化水准和特定阶层的心理波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推动了物质文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但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化思潮也随之而来。对于以35岁以下青年为主体的中国互联网主流群体来说,新鲜刺激的消费主义、娱乐至上、享乐主义的种种表现很具魅惑,在不知不觉的追逐习仿中,其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被改造,传统文化心理和思想观念定力也承受了冲击。
实际上,互联网本身并没有错,其所象征的创新力激发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想象,有助于推动社会改进。问题在于一些人不恰当地利用互联网,将其作为无拘无束的“法外”政治领地,理直气壮地反抗现实,以“自由”之名行“颠覆”与“恶搞”之实,远离正能量,加剧了对文化精神的摧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象征,思想决定着文化群体的目标追求。无论是反思、创新还是重建,都要在尊重一国历史性存在和人民的选择中开花结果。任何无视、“虚无化”、颠覆传统的盲目选择,不仅在逻辑上无法自洽,在实践上亦会陷于幻象而不能自拔,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互联网的文化动荡,也让人看到,国人曾经的文化信仰丧失、不自信心态以及文化心理伤痕,伴随着现代化历程,已通过不良的社会示范遗传至互联网上标榜现代、主流、时尚的某些新生代身上,形成了舆论场中新、老遥相呼应的双重“极化”圈,甚至蜕变为某种“二元对立场”。叛逆反抗、放荡不羁、标新立异的面具孵化着无知无觉,自恋式标榜成为“新文化”的冒名者,反文化的幽灵游走于互联网上,在践踏传统、恶搞英雄行为中时隐时现。
精神养分的汲取与文化理性的重建
冷眼看中国互联网,多元社会思潮的进退博弈中,反映出中国思想界对文化现代化方向这一总体性问题的迷惘与再度咀嚼。中国文化当从哪里起步?中华文化如何在现代化道路上涅?重生?中国特色走向何处?
回答这一系列关乎文化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首先还是要立足于本土,重建对于中华优秀文化思想体系的理性认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财富,历经苦难绵延千载生生不息,有其独特的优秀基因和不可置疑的合理性内核。其所推崇的和谐中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品格,也是文化现代化必须守护的精神之根。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文化中国历经劫难依然保持生机与活力,也能够作为我们今天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信仰支撑。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是对待社会思潮所应持有的文化态度,其客观性表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对群众正常、合理、善意的批评和监督,不论多么尖锐,我们都欢迎,都不要不高兴,都不要压制,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听取、切实加以改正”。同时,“对待问题必须持正确态度,不能遇到一些问题就全盘否定自己的道路、理论、制度,就全盘否定自己的历史和奋斗”。
或许,对于中华文化的先进性与治国智慧,旁观者的品评也是一番清醒的点拨。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提出了“和谐”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保护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又促进了多样文化交流,值得借鉴。事实上,评价文化的当代价值都不能脱离“现代性”的基本内核和精神实质——作为主体的理性反思和对客体的理性把握。
理性地继承与创新,正是复兴中国文化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强健我们的文化自信心,温习与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给养,回应时代需求,推动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论道路上探索创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认真研究和对待多元文化思潮,在尊重差异的同时正本清源,理性而勇敢地发出“中国声音”,显示中国思想界的实力与锐气。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正能量,更好地运用新媒体话语平台,增强舆论影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还要下大力气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体制机制建设,从社会存在中寻找有效方法,夯实主流意识形态生成发展的合法性坚实基础。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相融合促进,在多元化的竞技借鉴中壮大自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孟 威(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