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清河水库下浸着一座清朝国家监狱
铁岭博物馆制作的反映尚阳堡流人劳作的雕塑和枷锁模型。
老照片中,流放人员正在接受喂食。(资料图)
核心提示
读清史文献,每遇到刑案,总能看到这样的文字“夺官,下刑部议”。之后便有官员获罪,或本人,或连带家人“流徙尚阳堡”。
尚阳堡位于铁岭开原,这座清王朝的国家监狱如今就静静地沉睡在碧波荡漾的清河水库下。据考证,清朝时,仅在25年间就有3315人流放至尚阳堡。其中有众多的有名望的官员、知识分子,他们给辽北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
只有一座城门的边堡
在铁岭市博物馆参观,记者注意到,设计者专门开辟了很大的空间来介绍尚阳堡,作为清朝时期国家的流放地,与通常的阴森、恐怖气氛不同,这简直就是在参观一处清代铁岭地区的诗歌书画展。
听到记者的感受,铁岭市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周向永笑了:“尚阳堡流人(流放人员的简称)文化是历史给予铁岭这块土地的大爱和赐予,我们这么布展也是对流放到这里的文化先人的一种祭奠。”
尚阳堡也叫上阳堡,最初是明朝在铁岭地区修建的边堡之一,在明代叫作靖安堡,遗址地点位于开原老城东20公里的地方,是辽北地区从平原到山区的一个过渡区,属于清河流域。
1958年7月,我省修建清河水库,从此,尚阳堡便沉睡于水下。
据1929年的《开原县志》记载,尚阳堡作为“主村”下辖4个自然屯,分别是放牛沟、莲花泡、西河沟、河南街。另外从尚阳堡向南1.5公里,有个村叫下老谷峪,处于清河水库的南岸。这些地名还多少留存一些当年流人来源或者劳作的记忆。
在尚阳堡长年的沉睡中,也有过短暂惊醒的时刻。
2011年,清河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工程,水面下降使得尚阳堡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2012年7月3日,铁岭市开始实施“尚阳堡旧址勘验行动”,相关部门的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尚阳堡旧址进行勘验,周向永作为考古专家位列其中。在很短的时间里,他们只清理出一条长2米、宽1米的探沟,发现了一些砖雕、瓦当、陶片、碗碟瓷片等生产生活物品。
在研究尚阳堡的过程中,周向永还发现了前人关于尚阳堡记述的失误。清康熙十七年的《开原县志》这样描述靖安堡:“周围三里,南北二门”。“我们考察过铁岭地区的明代边堡,一般都不设北门。”周向永向记者解释说,因为当时边堡所在地多为前线,官兵通常在边堡的北门位置设立神庙,以求神灵保佑平安,这些神庙在清朝时多数都保留了下来。
记者找到了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开原图说》,里面有一幅手绘的尚阳堡图,图上确实只有一座城门敌楼。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报道盛京城:中国绝无仅有的古代都城 17-04-14 09:09 | |
祖大寿就葬在葫芦岛兴城 17-04-12 09:25 | |
因为战乱和铜禁金代窖藏货币保留至今 17-04-01 07:34 | |
记载西周重要往事 这个鼎主人是吕伯 17-04-01 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