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连续四年优化软环境

09.03.2016  11:56

   围绕招商引资与企业需求

   铁岭连续四年优化软环境

  3月2日,在铁岭市软环境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耀仁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一份《2015年度市直部门软环境建设和政风行风测评成绩》表,表中详细记录了各单位所得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和弃权的票数。

  自2012年铁岭市加强软环境建设以来,类似这样的测评表,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已经制作了4个年度。别看这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份测评表,它在全市的机关干部心中却有着极高的分量。因为依照规定,排名靠后的单位“一把手”要进行诫勉谈话,或被调整岗位,排名靠后的个人有可能被免职。

  近年来,为实现以项目建设助推经济发展这一战略目标,全力打造“创业最宽松、服务最高效、投资最放心”的经济发展环境,铁岭市全力推进软环境建设工作,不断完善软环境建设体制机制,使软环境建设逐渐步入制度化、常态化。

  历经4年多的软环境建设,铁岭市受益匪浅,市领导对软环境建设的意义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年初召开的全市项目年大会上,铁岭市委书记吴野松指出,软环境对于项目建设而言,具有巨大的牵动作用和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软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同时,随着项目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项目工作也对软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多的内容,软环境与项目建设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退而结网扎好制度的“笼子”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软环境建设的目标是净化社会风气,提升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服务水平,为市民和投资者提供高效、便捷、温馨的服务,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铁岭市从制度入手,2015年年初,市委下发了《2015年县(市)区软环境建设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制定了《铁岭市软环境建设制度》,并于11月6日,在市委常委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改善和优化发展软环境的意见》,为加快软环境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近年来,铁岭市集中围绕“项目年”活动和企业的需求相继建立了为企业兜底服务制度,组织24家市直部门为企业提供资金、科技、用工等全方位服务;建立了“直通车制度”,企业有困难可以直接找市主要领导;向企业派驻服务秘书,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困难,第一时间提供相应的帮助;为百强企业升旗、设立光荣榜和为企业家体检等措施,调动起企业家的积极性,提升了企业家的社会地位。

  与此同时,铁岭市通过在公共服务中心建立起一站式服务平台,部门的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审批大厅,并努力做到“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实现了透明高效便捷服务,加速了公共行政服务均等化进程,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俗话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对于在软环境建设实践中“发明”的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铁岭市都一一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为软环境建设步入常态化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