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家庙:爱国壮举的见证者与传承者
公元1764年,清政府为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维护边疆安全,从盛京抽调1000余名锡伯族官兵西迁新疆伊犁屯垦戍边。当年农历4月18日,西迁新疆的3000余名官兵及家属与留居东北的锡伯族同胞齐聚锡伯家庙祭祖话别,从故乡沈阳启程赴新疆伊犁,踏上了西迁的漫漫路途。他们冒酷暑、顶严寒,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忍受了长途跋涉的艰难困苦,历时一年零四个月,行程万里,到达新疆伊犁。从此,锡伯族人民将农历4月18日定为“西迁节”。
如今,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展览的形式记录在曾经见证了锡伯族西迁这一爱国主义壮举的锡伯家庙中,而每年“西迁节”,来自全国各地的锡伯族同胞都要来锡伯家庙举行祭祖仪式,纪念先人屯垦戍边的壮举。西迁的锡伯族同胞和当地各兄弟民族团结奋斗,为保卫边疆、平定分裂主义分子、建设边疆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开凿的察布查尔大渠等,现在仍灌溉着万顷良田;他们带去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促进了边疆的农业生产和各项经济事业发展。他们在祖国的历史上谱写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
为弘扬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近年来,沈阳市投资4000余万元,对锡伯家庙整体环境进行了改造,恢复了家庙的历史原貌,并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增设了锡伯族历史文化展馆。锡伯族历史文化展馆包括西迁壮举、历史源流、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民居、婚俗六个展室,充分利用现代声光电及各种特技手段全面展示了锡伯族的历史、文化、习俗。
此外,市民委充分利用锡伯家庙这一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在其原有展室基础上,投入专项经费增建了由民族概况、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民族知识等四个展区组成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展室,购置大型触摸屏等设施,同时提供展室内全部的文字、图片内容及大量图书和少数民族服饰,编写展室解说词,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民族知识培训,拓展教育手段,进一步提升了教育效果,使其成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新的阵地。
2011年,锡伯家庙先后被沈阳市和辽宁省命名为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2年,锡伯家庙正式对市民免费开放,展示西迁文化,宣传民族团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沈阳市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窗口。2014年,锡伯家庙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作为全国唯一的锡伯族家庙和素有盛名的民族标志性历史文物古迹,未来,锡伯家庙将继续依托其在锡伯族人民精神家园中的重要地位,在开展锡伯族历史、文化、民俗研究,展示西迁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等教育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梁馨月
通讯员马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