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北镇“长寿带”百岁老人过百名(图)

08.05.2015  11:42

  北镇富屯乡龙岗子村长寿老人潘素芹,老人可以独自生火做饭。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王洋 摄

  锦州北镇出了一条“长寿带”,环绕闾山的十多个乡镇,近百个村子里,就出了百余名百岁老人。

  日前,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从锦州北镇市了解到,当地在进行统计时发现,北镇百岁老人比例已经超过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2.7倍。

  一份来自北镇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北镇市目前人口约为53万人,而其中百岁老人有102名。根据国际自然医学会的标准,世界长寿之乡的定义为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7人,而北镇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比例则超过19人,达到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2.7倍。

  在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的一份长寿老人户籍资料中,记者发现北镇的长寿老人们大多生活在医巫闾山周边的一条带状区域中,其中部分村镇甚至出现了十余名百岁左右的长寿老人。“和别地方不同,我们这里的长寿老人们大多是生活能自理的。”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说。

   长寿老人王桂兰:背筐上山采野菜

  在北镇市富屯乡龙岗子村,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见到了长寿老人王桂兰。此时王桂兰刚刚从山上回来,背上还背着一个竹筐。“我妈都一百岁了,还每天上山捡树枝采野菜。”王桂兰70多岁的女儿告诉记者,老人今年正好100岁,耳不聋眼不花腿脚也很好,每天都要两次上山。

  王桂兰放下背筐,笑呵呵的告诉记者,“我都五世同堂咯,儿孙们也不让我干活,但年轻时候什么苦都吃过,现在老了一闲下来就浑身难受。”

  王桂兰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在山里长大,平时并没有特别注意养生。

   长寿老人潘素芹:弯腰烧火做家务

  “我妈95岁,现在还能烧火做饭。”在北镇富屯乡龙岗子村,长寿老人潘素芹70多岁的大儿子告诉记者,自己母亲虽然已经年近百岁,但身体依然健康。“你们留在这里吃饭吧?”采访时间正值中午,潘素芹老人主动提出要留记者一行人在家吃饭。同时弯腰生火做起饭来。“您平时不会腰疼吗?”“不会,腰腿脚都好着呢。”潘素芹介绍,自己平时很少得病,前年冬天曾着凉咳嗽,但吃了点甘草片就痊愈了。

   长寿老人生活规律没特别注意养生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注意到,走访的十余名长寿老人们的共同特点是生活规律、心态平和,但大家都没有特地去注意养生。

  在饮食方面,老人们大多以素食为主,伴有少量的荤菜,但从不吃过于油腻的食品。在休息方面。老人们仍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每晚8时许便上床睡觉,清晨5时许起床。

  此外,这些长寿老人们大多依山居住,极少走出山外。

   卫生部门:可能跟居住环境有关

  当地卫生部门推测,北镇“长寿带”的出现可能跟老人每日呼吸空气、饮用水全部为纯天然有关。当地旅游部门介绍,相关环境报告显示,北镇医巫闾山大朝阳景区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三季平均数值高达每立方厘米40000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4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