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全力开展抗旱自救工作

30.07.2015  10:24



7月份以来,锦州市遭遇严重伏旱,为尽量减少伏旱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损失,锦州市全力开展抗旱自救工作。

今年6月12日至今,我市平均降水量为27.7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83%;据气象数据统计,今年7月份以来的降水量仅为5.1毫米,比多年均值少95.99%,是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7月平均温度,上旬23.7℃,接近常年;中旬27.4℃,较常年高2.7℃;下旬(至27日早)平均温度为25.7℃,较常年高0.9℃。全市25座中小型水库目前总蓄水量为4216万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少19%。

据锦州市气象局7月23日全市土壤墒情实测结果显示,我市当前0-50cm土壤相对湿度为27%-65%。锦州全区处于轻-重度干旱。锦州、凌海的土壤墒情为27%-49%,为重度干旱;义县33-45%,为中-重度干旱;北镇土壤墒情在46%-50%,为中度干旱;黑山偏南洼地土壤湿度大于60%,属于适宜,其余地区轻-重度干旱。

    受去年和今年严重干旱影响,全市地下水位普遍下降6至7米,目前我市有4685眼机电井出水不足,全市有31条小型河道出现断流,共有95座方塘干涸,8座小型水库干涸。截止7月28日,全市粮食农作物面积572.97亩,受旱面积已达332.92万亩,占58%,其中轻旱88.13万亩,占15%;重旱146.55万亩,占26%;干枯98.24万亩,占17%。截止7月27日,全市有30个乡镇86个村共10229人和1592头大牲畜出现了因旱人畜饮水困难。其中黑山县4个乡镇7个村有460人、125头大牲畜,北镇市7个乡镇13个村有2000人、55头大牲畜,凌海市7个乡镇47个村有2950人、483头大牲畜,义县9个乡镇15个村有2681人、813头大牲畜,太和区1个乡镇1个村有1035人、50头大牲畜,松山新区2个分场共2个村793人、1491头大牲畜出现了因旱人畜饮水困难。

面对严重的旱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7月21日市委召开抗旱专题会议,对当前抗旱救灾工作,市委书记王明玉做出了重要的指示。市长刘兴伟要求各地精心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抗旱自救工作中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防指及时转发省防指明传电报、并向各县(市)区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政府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落实好责任制,保证抗旱减灾工作有序进行。

一是紧急行动,全力开展抗旱减灾工作。面对严重旱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召开抗旱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各地本着“先生活、后生产,能浇一亩是一亩、能保一棵是一棵”的原则,把保人畜饮水、保经济田、保种子田、保口粮田、保设施农业、保果树等“六保”作为抗旱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开展生产自救、抗灾减灾,力争把农业损失降到最低。市四个班子领导分赴各县(市)区查看旱情,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各县(市)区层层发动,广泛动员,引导群众消除“靠天等雨”的思想,全力以赴组织农民开展抗旱自救。全市建立了市领导包县(市)区、县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责任制。累计投入抗旱人力23.88万人次,动用机动运水车1.48万(台)次。

二是千方百计确保广大群众的基本饮水安全。面对全市出现的人畜饮水困难,我市把人畜饮水安全放在抗旱工作首位,第一时间下发《关于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的通知》,各县(市)区积极采取落实替代水源、利用送水车集中供水、对现有水源井挖潜等灵活多样的供水形式,千方百计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全市新建各类饮水井150眼,改建各类井166眼,出动运水车辆149辆,运水次数533次,累计运水量1539吨,临时解决黑山、北镇、凌海、义县、松山新区共86个村的10229人和1592头大牲畜的人畜饮水困难。

三是充分利用好抗旱水源。抓紧对现有的大口井、方塘等水源工程进行维护、维修,共整修各类抗旱水源工程1655处,共投入机电井1.48万眼,动用机动抗旱设备3.47万台(套)。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水源和设施抗旱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开发建设新的水源工程。全市新建方塘32座,新建临时水源285处、新打机电井56眼、大口井37眼、灰管井105眼、小铁管井1600眼。共完成抗旱灌溉面积68.55万亩。

四是加大抗旱设备资金投入,保证抗旱需要。为满足抗旱工作需要,积极筹措资金和设备。目前,全市累计投入抗旱资金8604.91万元,其中县(市)区财政资金320万元,群众自筹8284.91万元;全市共购置水泵机组4300台套、配套管带79.3万米,其中县(市)区4100台套、配套管带77.6万米,市本级200台套、配套管带1.7万米。省水利厅及时下摆水泵机组200台套,配套管带2.4万米,积极支持我市抗旱救灾工作。

五是加强指导,科学抗旱。市农委组成4个工作组,加强农业生产救灾指导和服务;市民政局及早开展灾情核查和灾民救济工作;市农机局检修1.6万台农机具,组织25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投入到抗旱工作中;市气象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择机进行人工增雨,对全市范围内进行大规模土壤墒情监测、研判墒情;市水务局组成5个抗旱工作服务组,深入生产一线加强对抗旱工作的技术指导。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解决抗旱用水。

    六是引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对基本绝收地块及时进行补种、毁种,适时毁种生长期短、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尽快推进土地流转、加快设施农业和农村合作社的建设,解决一家一户抗灾防灾能力弱的问题,实现主业损失副业补、上茬损失下茬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