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千万亩经济林建设成效显著
2015年,是千万亩经济建设的第二个年头,锦州市林业局按照“精心组织、规范运作、建精品工程、起示范作用”的工作原则,狠抓经济林建设。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强化落实责任制。今年的经济林建设锦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建立了目标责任制,签订了目标承诺书,将千万亩经济林任务逐一分解到各县(市)区,并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各县(市)区政府与相关乡镇,相关乡镇与各村都签订了工作责任状,层层落实造林地块、落实树种、落实资金,将责任真正落实到乡镇、村屯乃至个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保证建设质量。全市在今年的经济林工作中都加大了科技支撑力度,确保经济林栽植成活率,确保整体建设质量。义县采取技术人员分片包乡镇的方式,组织科技下乡,深入到山头地块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并印发宣传册普及和推广科技实用技术;凌海市从地块落实、苗木选购、到检查验收提供一条龙服务,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北镇市通过政策引导,在品种引进、技术管理等方面积极提供支持;黑山县抽调12名业务骨干,组成4个指导督查小组,由4位副局长带队,深入各乡镇协助、指导开展工作,夯实造林苗木和造林地块、整地挖坑栽植等,并跟踪指导林农造林。
三是严格把关,加强经济林管护。全市在经济林建设中,严格把关各环节,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来抓。严把苗木质量关。按照造林户自愿的原则,力求做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本地气候条件的优质壮苗造林,不使用无合格证、检疫证等出圃手续的苗木,一级苗率达到100%。严把整地关。做到不整地不造林,结合小流域治理,实行工程整地,采取修梯田、水平槽、鱼鳞坑等措施,提高工程质量。严把栽植关。适时栽植,精心栽植,为提高成活率,栽植时利用生根粉,采用泥浆浸根、地膜覆盖、抗旱浇水等抗旱保活措施。严把抚育管护关。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松土、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等,确保了经济林安全,造林无反复。
截至目前,省政府和锦州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考核任务指标11.43万亩,已全部完成。建成有规模的经济林地块68个,其中造林大户建设56处,专业合作社建设4处,联户承包建设8处,1000亩以上示范地块8块,吸引投资3475万元。6月份,省人大调研组对锦州市经济林建设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