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四年 为给儿子捐个健康肾
丁世生手术前与家人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我不间断地锻炼了四年多身体,就是为了能给儿子留下一个健康的肾。”2月6日,家住铁岭市清河区48岁的丁世生手捂着腹部,慢慢地说。
今年1月20日,他做了一场器官移植手术,几个小时的手术,丁世生需要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去慢慢疗养和康复。
不过他很欣慰,因为他把自己健康的左肾移植给了他的独生儿子——23岁的丁鹏。
儿子患先天性肾病
父母守护23年创生命奇迹
丁世生对儿子健康的担心在小丁鹏两岁就开始了,“孩子妈妈也有肾病,他小舅18岁就因为先天性肾病没了,我们两口子对孩子的健康特别关心。但儿子两岁半时因发烧就医,去了沈阳大医院,大夫就劝我不要再看了,放弃吧”。当时医生的态度是,这种先天性肾病根据以往的病例和医学实践,即使采用保守疗法维持生命,一般最多也是维持几年后夭折。
“你们两口子趁着年轻再要一个吧。”医生善意的建议让丁世生和妻子张红伤心欲绝。
但夫妇俩的想法却是一致的,即使有万般辛苦,也要维护儿子的生命。从那时起,两口子就开始了寻医问药,小丁鹏也开始了与命运搏斗的过程。
孩子6岁时,有一次病情严重了,由沈阳转院去北京儿童医院治疗,虽然得到了暂时控制,但医生给出的建议还是很不乐观。
丁世生夫妇则一直在研究肾脏医疗的问题。“因为儿子,除了在医院遵照医嘱治疗回家好好保健外,我曾经在媒体求助过。当时不少热心朋友给我提供偏方和医疗建议。我一点点地分析,甚至自己尝药测试感觉,什么法都想过了。”丁世生说,这些年医院都已经判过儿子好几次“死刑”了,“孩子十多岁时到西安治疗时,医生会诊后都说,孩子能活到现在不容易,简直是生命的奇迹!”
2009年,丁鹏的肾病开始向尿毒症上转化,病情恶化很快。2010年1月,医生建议:“他的肾不行了,已经是尿毒症体征了。”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丁鹏不得不开始靠透析维持生命。
为给儿子移植肾脏
父亲锻炼四年变身健康“猛男”
除了保守疗法,要想保住丁鹏的命,就职于广电行业的老丁遍问医生,自己也阅读了大量医典进行自学。几番研究,丁世生只得到了一个结论:“换肾!”
“从那时起,我就在心里决定把我的肾移植一个给儿子。我们两口子把他拉扯这么大,不能看他这么年轻就没了。”说起这些,老丁既无奈又决绝。“我是孩子的父亲,得负起这个责任。如果连我这当父亲的都不肯,谁还肯把宝贵的肾让出来?我的给他!”
从那时起,丁世生一边联系做换肾手术的事儿,一边悄悄地开始锻炼身体。“四年来,我每天都利用所有的机会坚持锻炼身体,从清河区到开原市,十多里路,我经常走着去;上下班我也尽量多走点路。”在家里,老丁一直坚持每天都达到一定的运动量。老丁说:“我这样做,就是为了留给儿子一个健康的肾脏。”
在丁世生的家中,记者看到了明显多于常人家庭的医学书籍和体育器械。老丁苦笑着说,他是因为儿子“久病成医”了,对肾病的了解比一般的大夫都多;他还指着房间里的哑铃,既欣慰又很沮丧地说:“这些东西我以后是玩不动了,只好送人了。”
通过这四年多的锻炼,老丁从170多斤变成140斤左右,变成体型标准的健康“猛男”。
8个多小时手术
40多位亲友关注 移植成功
和妻子商定后,丁世生将想法说给儿子听时,丁鹏断然反对:“死就死了吧,我不要爸爸的肾!”
丁世生听到这样的话,一边发动亲属苦口婆心地劝儿子,一边仍积极锻炼身体,作移植准备。
今年1月20日,换肾手术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那一天,共有40多位老丁的亲戚朋友同事和战友来到医院关注这台手术,人们挤满了走廊,大家都希望父子俩平安。
8时20分,丁世生被送入手术室。11时40分,丁鹏也被送入手术室。
15时许,老丁手术结束。16时30分丁鹏被推出手术室。“这一天心都在提着。”张红说。
8个多小时焦灼的浴火重生,4年多道不尽的辛酸,都寄托在这一天。老丁是军人出身。现在,他打赢了一场延续生命的战争。
昨天记者了解到,丁鹏正处在度过排异反应期阶段,目前看手术成功。
老丁说:“为了能够成功做好这次移植手术,我已经准备四年多了。现在看术后效果可以,我也去了一块心病。”
■家人
父亲老丁:“一切为了儿子,很值!”
近日,记者见到了回到铁岭市清河区家中的丁世生。老丁有些步履蹒跚,体重只有130斤左右,但面色很好。
谈到身体恢复情况他说:“现在还是虚,浑身没劲儿,得养一段时间,需要在室内进行康复训练。”
老丁指着自己的刀口处说:“我这儿空了,后来大夫和我说有拳头那么大,我在心理上没有问题,因为我已经准备4年多了。主要是劝孩子接受这个现实,好好挺过这一关。”
“但这一切为了儿子,很值!”老丁乐观地说,“我身体一直很好的,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复正常了。”
丁世生给记者拿出了他们一家三口人的照片,他高兴地指着中间的小伙子说:“这就是我儿子,一米八!我们家虽然不富裕,但是儿子的生命能延续下来,好好活着,我将来问题也不大,这一家人不是很好嘛!我当初劝丁鹏的时候说,你要是不行了,你妈不也就不行了吗?那爸爸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母亲张红:“不是所有父亲都能做到”
对于丈夫的做法,张红说:“我为我们家老丁特别感动。不是所有的父亲都能做到这一点的。这么多年来,为了救这个孩子老丁和我真是想遍了办法。”
老丁的家中还有80岁瘫痪在床的老母亲。张红说:“我老公不但是个好父亲,而且是个好儿子,我婆婆和我们一起20多年了。”而老丁苦笑着说:“我们家四口人原来有三个病号,这回又多了一个我。”
老丁工作单位的领导吴庆军说:“老丁是个好人,工作上兢兢业业。他还有多年瘫痪在床的老母亲,他媳妇儿和儿子都有病,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这次手术花了不少钱。单位同事、区里和慈善机构大家都在捐款帮助他们。血浓于水,父爱如山。老丁的亲戚、朋友、同事都很为这个事儿感动。”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高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