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东伟盯着城里人的餐桌致富
17.02.2015 06:42
本文来源: 辽宁频道
过年的餐桌能摆上一盘嫩绿的山野菜,那是一种炫耀;走亲访友拎上一盒嫩绿的山野菜,那是一种时尚……为了迎合城里人的这些需求,闫东伟一家连年货都来不及采办,天天就蹲在自家的刺嫩芽大棚里忙活。
“我家的两个大棚共栽了33床刺嫩芽,每床最低能出150斤,按现在30元一斤的价格算,忙活这半个多月能毛收入十几万元。”正忙着采摘刺嫩芽的闫东伟边擦汗边说。越是临近年根儿,闫东伟家的反季刺嫩芽就越走俏,价格打着滚儿地往上涨,来自本溪、丹东、通化等农产品大市场的订单不断。
42岁的闫东伟是桓仁满族自治县八里甸子镇柞木台子村大同帮村村民。大同帮本是个穷山沟,村民别说致富,就连温饱都难。可这里却有一个优势———山多、水多、林子密,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俺当初就是看到城里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鱼大肉都吃腻了,成天寻摸着想吃绿色的、健康的食品。咱这深山沟里满山遍野的绿色山野菜指定能合城里人的胃口。”闫东伟的想法果然没错,最初的100多平方米大棚产出的刺嫩芽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产品卖得好,闫东伟就想着扩大规模。他承包了村里的100多亩荒山,全部栽上刺嫩芽,搞起家庭式农场经营。每年入冬后,闫东伟都会出资请零工把刺嫩芽杆割回来移栽到大棚里。如今,闫东伟的大棚足有550多平方米。“现在俺是正季、反季两头赚钱。”闫东伟一脸自豪地说。
别看闫东伟只是一名农民,可他的目光十分长远。“品质最重要,必须得保证刺嫩芽绿色无公害。俺家的刺嫩芽从来不打农药,也从来不喷催生、催熟类药物。来,你尝一口,绝对口味纯正。”
本文来源: 辽宁频道
17.02.2015 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