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保洁认个残疾“爸”照顾9年(图)

18.03.2015  13:01

  昨日上午,在赵忠惠老人家中,刘涛在给赵忠惠洗脸。特约阜新记者 刘磊 摄

  参加为社区困难家庭义务打扫卫生的活动,阜新保洁员刘涛认了个残疾人“爸爸”。

  9年间,为了照顾非亲非故的“爸爸”一家,刘涛家每天只吃两顿饭,现在她的女儿和丈夫一起照顾着她的“第二个家”。

   义务打扫结缘

  现年55岁的刘涛,2001年在阜新市织布厂下岗后,在阜新市海州区西山街道双跃社区做公益岗保洁员的工作。

  2006年,社区组织公益人员为社区困难家庭义务打扫卫生。“这么多不幸,咋都让一家人摊上了!”刘涛回家对丈夫商贵军说。

  当时73岁的赵忠惠因脑出血后遗症,生活无法自理,老伴也体弱多病,两个儿子都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大儿子瘫痪在床,全身僵直,二儿子赵树武无法低头和弯腰,只能拄着拐杖挪蹭几步。

  丈夫商贵军说:“能帮就帮点吧,活着都不易。”就是丈夫的这句话坚定了刘涛从此9年的爱心之旅。

  2010年秋,赵忠惠的老伴被检查出患有肺癌。刘涛听说后,推着轮椅带老人往返于市内多家医院和药房之间,不光守在病床边照顾,还变换着菜色花样为其调剂口味。

    9年来她家只吃两顿饭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阜新市海州区双跃社区大众一小区赵忠惠老人的家。

  刘涛说,她每天5点多起床打扫她分管的楼道,8点刚过,她就到附近的市场买菜,然后来到她的“爸爸”家,这是她每天的第二个“工作”。

  做完早饭后,她就回到自己的家中,为老公做早饭,吃完饭后她又到“第二个家”,为赵“爸爸”一家人服务。

  下午5点刘涛在赵家忙活完一天的“工作”后,又回到自己的家中为丈夫做晚饭。

  9年来,刘涛为了照顾这“第二个家”,自己家的饭已经改成两顿了。一天两天,丈夫都忍了,可是天天两顿饭,丈夫有点不愿意了:干啥呀,我家的媳妇给别人家做饭不管我们爷俩了。

  可是,有一天晚饭后,丈夫和刘涛来到赵家就改变了想法,支持妻子的做法,“我的父母都是妻子照顾的,我非常理解不能自理的老人,我坚决支持妻子的做法,就是一天一顿饭我也能忍了。”

  现在,刘涛的女儿已经结婚了,一有空就来帮助妈妈到赵“姥爷”家干活,女儿说:“妈妈是个真正值得敬佩的人,如果有一天妈妈干不动了,我要接着干!”

   每天为“父亲”洗澡

  现在,每天刘涛与丈夫商贵军吃完晚饭后,一起来到赵家,为老人烧热水洗澡。“早就处出感情了,拿他就当自个儿爹了。”刘涛笑着说。

  赵树武说,大哥因全身强直4年前被送到了养老院,有专人照顾生活,如今家中只剩下他和父亲两人,“我连弯腰都不能,就别说干家务活了,全靠刘姐了。”

  赵忠惠老人患有40多年的牛皮癣,双腿上长着厚厚的结痂。刘涛刚到赵家时,老人因全身皮肤痒经常是床上和地上全是皮屑,看到老人每天难受的样子,刘涛心里也不是滋味。

  有一天,刘涛听别人说,得皮肤病的人每天都要泡热水澡才能缓解症状。于是,刘涛就买来一个大的洗澡盆,每天晚上烧热水为老人泡40分钟的热水澡。两年多来,刘涛每晚为老人洗一次热水澡。如今,老人身上的结痂已全部脱落。

  “就是亲生女儿也不能这样呀,刘姐做到了,我真的从心里佩服刘姐呀!”赵树武流着眼泪说。

  提到刚刚过去的春节,赵忠惠的小儿子赵树武说:“这些年刘姐和姐夫照顾我们家,他们啥都想到了,比我这个亲儿子还周全呢。过年时,我给刘姐夫买了两条烟,可刘姐又给我爸钱,又给家里买东西的,她花的钱更多了。”

   每月都要搭上些菜钱

  父子俩依靠赵忠惠每月不到1200元的退休金生活,除去平时吃药,也就勉强够生活。每次为父子俩买菜,刘涛都会精打细算,月薪只有480元的刘涛,有时还要搭上些菜钱。

  现在,刘涛白天的时间大部分花在“第二个家”上。

  商贵军也是一名下岗工人,他说,“女儿已经结婚了,我俩没有太多花钱的地方,现在也都到退休年龄了,政府给发了养老金,够吃就行呗。”采访中,刘涛说,“只是做了点儿我应该做的事,帮助别人我心里舒服。”